2005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含答案)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14日
内容导读:
58.依据我国现行宪法,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
A.国家事务 B.经济和文化事务 C.社会公益事务 D.社会事务
【答案】AD。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据此,选项AD应选。由于本题的题干明确要求“依据我国现行宪法”,选项B中的“事务”与宪法明确规定的“事业”不符;社会公益事务,也属于社会事务,但不是宪法的明确规定。因此不选B、C。
59.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包括( )。
A.普通行政区划 B.民族自治区划
C.经济特区区划 D.特别行政区划
【答案】ABD。根据宪法第31条,我国存在三种不同的行政单位:一般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据此,选项ABD应选。经济特区,在我国并不属于独立的行政区划,它是在一般行政单位划出特定区域范围,授予该一般行政单位的权力机关及其行政机关可以在此特定区域范围内实行特殊经济政策。
60.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C.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 D.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答案】AD。特别注意: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该制度下,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非在野党,也非反对党。
61.汉朝法律中体现儒家指导思想的制度和原则主要有( )。
A.亲亲得相首匿 B.春秋决狱 C.上请 D.秋冬行刑
【答案】A、B、C、D。选项AC是法律儒家化在刑罚适用原则上的体现,选项BD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制度上的体现。
62.唐律“十恶”中的“不孝”罪主要包括( )。
A.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 B.告发或咒骂祖父母、父母
C.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 D.妻殴打或告发丈夫
【答案】B、C。根据《唐律疏议》,选项A属于“恶逆”,选项B、C属于“不孝”,选项D为“不睦”。
63.以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D。选项AB的最高监察机关都是御史台。
64.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包括( )。
A.修律的必要性 B.无夫奸 C.子孙违反教令 D.正当防卫
【答案】BCD。在修律是否必要,礼教派和法理派没有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修律。就《大清新刑律》而言,两派争论的焦点包括:①“干名犯义”存废、②“存留养亲”存废、③“无夫奸”及“亲属相奸”是否有作特别规定的必要、④“子孙违反教令”时是否在刑律中规定“尊长送惩权”以及⑤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据此,选项B、C、D应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