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鱼还是熊掌?本科学习与考研大计的博弈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18日

内容导读:

博弈攻略

逃课,从来不是我们提倡的。我们始终觉得,课是用来上的,逃课和考研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上这些常见的案例,源于他们陷入了“逃课就能考好”的误区。

事实上,本科课程与考研大计之间谁是“鱼”谁是“熊掌”,无法定论,但是两者却完全可以“兼得”,可以相辅相成,许多成功考研人也在佐证着“本科学习和考研之间可以协调”的结论。 实在做不到“兼得”的矛盾人群,面对这个难题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攻略。

博弈攻略1

“攀比心理”易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备考生怕自己落后于别人,所以想通过逃课或熬夜来投入大量时间复习考研,而没有仔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式,或者说忘记考虑自己的学习方式。

其实,考研复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复习节奏。毕竟,身边的人很少和你产生直接的竞争,如果是因为受到周围人大量的负面影响,而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复习方式,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在心理学上,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攀比心理?“这可以用易得性线索理论进行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孙大强认为,有这种心态的同学大多是第一次考研,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对事情判断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不够,这时候“易得性线索”就会发挥作用。考生会把那些最容易判断和控制的东西作为实现目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把这些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譬如买了多少考研教材、花了多少时间等等,而没有考虑用心程度、领悟能力等这些不易判断的因素。忽视了集约,没考虑性价比。于是,逃课成风,熬夜跟风,复习效果却很差。

其实,考研复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复习节奏。毕竟,身边的人很少和你产生直接的竞争,如果因为攀比而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复习方式,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考研人应该知道,考研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好不要与原有的学习生活完全割裂。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复习,完全脱离原有的生活规律,并不是好事,甚至会有害,以至于事倍功半。

还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必须考虑。比如最后的毕业考试、学位证,这些不应该放弃,也是不能放弃的。考研人都过了18周岁,一定要安排好优先次序,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