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小学辅导新闻
正文
字体:

“文科生要不要学数学?”引热议 对话当事人

来源:转载编辑:kis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1日

内容导读:文科生要不要学数学?本周,这个话题引发了网上大讨论,而导火线出自华中科大一位刚入学仅几个月的大一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2011级的朱骁(化名),给校长李培根(网络上被称为根叔)写了一封5页纸的长信,表达了一位文科生苦学数学的无奈。

  文科生要不要学数学?本周,这个话题引发了网上大讨论,而导火线出自华中科大一位刚入学仅几个月的大一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2011级的朱骁(化名),给校长李培根(网络上被称为根叔)写了一封5页纸的长信,表达了一位文科生苦学数学的无奈。

  他在信中问“根叔”:“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就算要用,也往往是在用之前,就被遗忘和荒废了。”

  在小朱看来,新闻专业的学生学数学,是教育的功利化。

  几经周折,昨天,我们找到了这位引发网络热议的“当事人”——华中科大学生朱骁,与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高考数学拖后腿上了大学读文科还摆脱不了数学

  请问校长:“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呢?”

  一封5页长信,激起网络千层浪

  记者直面华中科大给“根叔”写信的文科生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封信?是不是因为数学学得差?

  记者在与小朱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名爱读书,爱思考的男孩。他喜欢泡图书馆,有时一泡就是一整天。最近他在读特里·伯纳姆的《欲望之源》,思考着“人性本恶”的问题。

  小朱说,关于学数学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多年了。

  他说:“我从小就对数学不感兴趣,努力尝试认真去听台上的数学老师讲课,却发觉自己真的理解不了。因为从小就知道自己数学不行,所以一直以来,总是将学习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数学上。尽管这样,数学还是没有向我微笑招手。”

  2010年8月底,朱骁因为数学不好而高考失利,不得不复读了一年。

  今年9月,踌躇满志地期待新开始的朱骁,早在入学前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做好了详细计划,可是刚踏入华中科大,就失望地发现,计划泡汤了。因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数学的魔爪。高等数学不仅没有在他的世界中消失,而且还以5个学分,占据他这学期课表的头一名。

  朱骁算了一笔账:如果要学好数学,每天除上课,还必须花至少两个小时去问其他同学、去慢慢理解。如果放弃高数,又会死得很惨,不仅拿不到奖学金,而且还得重修,失去保研资格,甚至可能会被退学。

  对于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抗争”所需要的勇气、执着、毅力,他一个都不缺,唯独缺乏“实力”——没钱没关系的他,一旦失败,只会一败涂地,没有退路。

  个性一直比较强的朱骁,徘徊在“被全面发展”和“顺应兴趣与天性的发展”之间,几经斟酌,最终决定还是遵从内心的呼唤。于是他决心实践入学前的那个构想——写信给校长!

  信中,小朱这样描述:“数学就像一盆冰水,不断地泼在我充满激情活力的大脑里。”

  “我们的生命短暂,精力有限,我们根本就做不到全面发展,或者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有得必有失,在自己的弱势方面花费精力,必将对自己的天赋产生压抑作用,花费精力过多,更会成为一种束缚。”

  “学新闻学当然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途径多的是,用数学这种途径,简直就是费尽周折抓一只鸡但只要它几根毛。”

  令朱骁意外的是,校长“根叔”很快给了他批复,上面的字迹让他激动不已:“请教务处学术委员会研究,某些人文社科类专业,是否一定要学数学。”

  于是,华中科大的教务处、学术委员会,及人文社科专家就这一问题展开调研。虽然调研的最终结果是“新闻等文科专业仍然要学数学,但是有可能会降低难度或对部分专业改成选修”,但对于学校的这个决定,朱骁还是很满意的。

  在微博上,“文科生要不要学数学”被转发十几万次

  如果牛顿被逼着学钢琴,世界会怎样

  小朱写信提出的关于“文科生要不要学数学”的话题,在网络、微博上被十几万次地转发和讨论,有赞同,也有质疑。有人觉得,文科生学高等数学,确实对自己没有一点用处;也有人认为,小朱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功利性的表现。

  对于网上热议,小朱希望本报记者能帮他澄清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网上的报道都太片面了,并不是我真实的观点。”

  为此他给记者发来他在自己QQ空间里写的一篇日志,里头写道:

  我信中一笔带过的东西被当作了重点。“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就算要用,也往往是在用之前,就被遗忘和荒废了”。这句话我确实写了。可是我只是在论证的最后一笔带过而已。

  一封长达五页的信,如果谈的都是数学怎么怎么没用,如果我是校长,我看都懒得看。能够让根叔看了之后很重视的信会是一封充满功利性的信吗?事实上,我不仅不功利,反而是最讨厌功利的人。我写信的时候也是尽可能不让根叔认为我功利。只是,那句说文科生学数学没用的话必须要写,因为它也算一个论据。然而,我没想到,它被当成了重点。

  那封信,它的重点在于对兴趣和思维的探讨。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些人他就是不喜欢学数学,毛泽东就是最讨厌数学的,毛泽东没学数学,他照样当主席。有的几何数学家,连小学生的奥数都不会做,他照样当数学家。韩寒挂科挂一路,他照样当作家。真不敢想象,如果牛顿被逼着学钢琴去了,贝多芬被逼着学物理去了,爱因斯坦被逼着学历史去了,这世界将会怎样。但谁又能否认学钢琴,学物理,学历史会没有好处呢!但你能逼着他们去学吗?逻辑思维是有用,可是有些人他的思维天赋就是天马行空,极具创造力。

  总之,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抓住自己的天赋,竭尽全力去发展长处。一个人的兴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他最优异的潜能,追求全面发展只会导致精力分散,走向平庸。

  而校长李培根面对网上热议此事,对媒体最新的回应是:大家把聚焦点放在校长重视回应学生写信这件事上太小太小,此事更应聚焦的是,怎样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提高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