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商驻沪办事机构、三资企业的不断增多,来沪外籍人员家属、子女人数也急剧增长。为满足外籍人员子女能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优化投资环境,1989年以来,上海陆续开办了多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初步形成了为外籍人员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的体系,解决了外国人子女在上海接受本国式教育或接受中国的文化教育的问题。上海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小留学生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教育现象。
一、上海国际学校的性质、数量及类型
1.学校性质
上海的国际学校,又称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专门为在中国境内持有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员子女进行中等教学的机构,它包括普通中学、小学以及幼儿园。这些学校不招收中国学生。
2.学校数量
1995年,在上海的国际学校只有5所,最多只能容纳600个小留学生;1998年,上海有15所国际学校,在校(园)学生3300多人:而现在,上海已有28所供外籍人员子女就读的国际学校,其中包括五所上海市重点学校设立的国际部,以及遍及上海各区的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7l所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
3.学校类型
目前上海的国际学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由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开办的国际学校(简称为“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如上海美国学校、上海英国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上海法国学校、上海德国学校、耀中上海国际学校、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和上海新加坡国际学校等。
第二类是上海本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如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国际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进才中学国际部,以及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 第三类是外国机构或个人开办的补习中心,如上海青海韩国人补习中心、上海飞翔日本人补习中心等。
第四类是遍及上海各区的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如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等。这类学校共有71所,并在继续增加。
二、上海国际学校的生源及师资
1.学校生源
(1)留学生的现状
上海的小留学生队伍现在每年以至少300至500人的速度递增。截止2003年上半年,上海国际学校的在校留学生已达8000多人,仅2003年上半年,上海本地的国际学校及各中学招收的外籍学生就有500多名。上海的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巴西、泰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一些海外华侨子女。如果把在上海各类国际学校就读的外籍中小学生集结起来,你将会看到一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八千余名学生的“小联合国”队伍。
(2)留学原因
①“随军家属”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国际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来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家属和孩子。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目前在上海投资的外资企业已达3000多家,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已超过六万。而他们的孩子迫切需要在上海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照料。
②学汉语——成为国际人才
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使众多外国友人比以前更为关注中国和中国文化,留学中国学汉语是在适应国际环境,了解不同文化,为成为国际人才创造条件,这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种流行时尚,而这些接受过国际化教育,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在今后必然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优秀人才。
③继承父母的事业
有许多外籍投资者,他们的产业在中国,却苦于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所以急需孩子来中国学习,甚至人读中国的大学。准备将来继承他们的事业,因为那时他们的孩子已经成为“中国通”了。
④低廉的大学学费
中国名牌大学对留学生的入学条件的宽松以及较低的学习费用吸引着众多的海外中学生来华留学,为进人中国名牌大学做准备。一个韩国留学生如果去美国读大学本科,要比到中国大学读书多花7至12倍的钱。如果去英国读大学本科,要比到中国大学读书多花3至4倍的钱。所以来中国留学是一件价廉物美的事情。
2.学校师资
(1)本国师资
本国师资主要存在于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中。他们采用的是本国管理模式。在此类国际学校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国际学校,90%以上的教师是来自母语为英语国家的本国教师,另外的10%左右则是教汉语的中国教师或职员;而以其他语言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国际学校,除了英语教师是来自母语为英语国家的教师,汉语教师来自中国,其他教师都来于各自的国家。留学生在这些国际学校学习就如同在本国学校学习,很少有陌生感和不适应。
(2)组合师资
组合师资主要存在于上海本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他们采用的是中西方管理模式。在此类国际学校中。教师由本地或本校的中国教师和受聘的外籍教师组成。这些外籍教师主要来自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并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他们担任的课程主要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而中国教师主要教授HSK课程(汉语水平考试课程)、中国文化等一些中国学校教授的课程。在这些国际学校学习的留学生能同时学到两种不同国家的文化课程。
(3)本校师资
本校师资主要存在于上海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本地学校。他们采用的是中国学校管理模式。在此类学校中,所有教师都是中国本校教师。在这些国际学校学习的留学生只能接受中国式的教育,学习中国文化课程。
三、上海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课程设置
上海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可分为“国际课程”、“本国课程”、“组合型课程”以及“中文课程”。
(1)国际课程
“国际课程”以英语为教学语言,采用英美式教学方式,目标是让学生最终进入英国和北美大学学习,如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等。在这类学校中,中国文化课只作为一门兴趣课。
(2)本国课程
“本国课程”是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以母语和本国教学大纲为蓝本进行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毕业后能进入本国大学学习,如上海德国学校、上海法国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等。同时,作为兴趣课的汉语和中国文化历史课程也是他们的教学内容之一。
(3)组合型课程
“组合型课程”采用的是中西方结合的课程。这类国际学校虽然也墓本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但是在课程设置上稍偏重于中国语言和历史文化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让留学生毕业后能进入欧美大学或中国内地大学学习,如上海本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
2.教学方式
(1)本国式教学方式
本国式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于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中。此类国际学校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美式教育,采用英语授课,学生上课实行“走班制”;另一种是欧式教育和东方式教育,采用本国语言授课。
在此学习的留学生按所在年级上课,所学内容与在本国学习的内容相衔接,程度也相适应,而且,所处的母语环境缩短了他们在异地学习的过渡期,减少了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的矛盾。这种教学方式适应于那些临时在上海居住,或者今后准备回国继续学习、升学的小留学生。其不足之处是来此就读的留学生都是来自本国的留学生,无法兼容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2)组合型教学方式
组合型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与上海本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此类国际学校采用的是按年级或“走班制”的教学形式,教师用英语、中文或双语授课。
由于在此学习的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他们不仅讲着各自的母语,而且由于各个国家的教学大纲的不同,所教内容深浅不一;另外,部分国家的学生升学和毕业时间的差异造成来此类国际学校留学的学习时间各不相同,因而也决定了此类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有着它自己的特殊性和独到之处,具有弹性特色的组合型教学方式也就应运而生。每位留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所学内容与在本国学习的内容相衔接,程度也相适应,从而缩短了他们在异国学习的磨合期,使他们在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习惯上都能尽快地适应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那些有着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时间到达的小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