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研英汉翻译方法总论与高分攻略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5月11日
内容导读:
一.英译汉的考试内容
“英译汉”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中的C节。
共五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它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四百词左右的文章,并将其中五个划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汉语,要求汉语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英译汉属于主观题,要求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2上。
英译汉作为阅读理解的一部分,主要是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比较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要做好英译汉的题目,考生既要有较强的理解英语句子的能力,又要有英译汉的基本技能。在翻译过程中,考生必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且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灵活处理一般性翻译技巧和具体句型翻译的关系、概念的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关系等。
英译汉试题的选材英译汉试题所选用文章的体裁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多是从报刊、杂志和书籍中摘录的片段。但涉及到的内容和意思有相对的独立性,且比较抽象。在近年的英译汉试题所用文章中,这一点非常明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有史以来(1990~2006年)的英译汉试题的题材范围:
1990年:个性形成的教育(434词)
1991年:能源与农业(444词)
1992年:智力评估的科学性(406词)
1993年:科学研究方法(443词)
1994年:天才、技术与科学发展的关系(308词)
1995年:标准化教育与心理评估(364词)
1996年:科学发展的动力(331词)
1997年:动物的权利(417词)
1998年:宇宙起源(376词)
1999年:史学研究方法(326词)
2000年:科学家与政府(381词)
2001年:计算机与未来生活展望(405词)
2002年:行为科学发展的困难(339词)
2003年:人类学简介(371词)
2004年:语言与思维(357词)
2005年:大众传媒(405词)法律教育的重要性(408词,替换试题)
2006年:美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定位问题(413词)
平均值:短文词数:370词;要求翻译的词数:160词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译汉短文内容大体上涉及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普等方面的一般常识或社会、自然科学与技术常识的题材。体裁多为议论文。科学常识性的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考生就应明确认识到,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成功,必须在基本训练上狠下工夫。首先要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考生如果熟悉试题内容,将有助于对短文的深入理解,增强信心,提高翻译水平。考生应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通过大量浏览中、英文报纸杂志,扩大相关的知识面。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