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研英汉翻译方法总论与高分攻略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5月11日
内容导读:
二.近年英译汉考题的特点
从题型改革后、特别是1996年以后的试题分析,命题组更侧重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题难度加大,趋向稳定。
考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表面看上去画线的句子语法不很复杂,词汇似乎也不陌生,但翻译时很多考生觉得难以动笔,难度增大体现在:不能采用就词论词、就句子论句子的简单直译方法,而要求把词和句子放在篇章里去理解,还可强调英语习惯用法、语感和翻译技巧的掌握。这样仅靠熟悉语法规则和孤立地背单词已远远不够了。这也是考生得分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英译汉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1)英译汉试题的选材
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科学类和报刊评论文章占很大比例;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英译汉试题的选材内容多是科普性、常识性的文章。这是由于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是公共课考试,兼顾人文和理工各科考生。文章的语言规范,逻辑严谨,句型结构工整。由于材料内容常常与当年的热点话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关,因此,阅读中英文报纸、杂志和期刊会对考生有所帮助。
2)英译汉试题的句型结构
英译汉试题的句子通常比较长,且结构复杂,包含多个从句。比如1999年英译汉试题的第71题: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这个句子总共有36个单词。它的结构包括:while引导的主从复合句;主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从句中as...as的结构。因此整个句子非常复杂,对翻译造成了许多困难。
英译汉试题的一个常考点是省略句。省略现象是一个值得考生充分注意的考点,它要求考生对句子、段落、甚至文章的整体进行理解,然后才能明白省略部分的意思。比如2002年英译汉试题的第65题:
Until these issues are resolved, a technology of behavior will continue to be rejected, and with it possibly the only way to solve our problems.
本句的后半部分是一个省略句,补全了应该是and with it possibly the only way to solve our problems will continue to be rejected。由于省略部分(黑体)与上一句的后半部分完全一样,它在第二句中被省略了。在阅读此句时,考生必须看到第二句与前一句是用and连接的并列关系,同时,还必须看到它缺少谓语。这样考生才能推断出它的谓语与前一句完全一样,并且被省略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