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活动直接表现为各种经济现象,各种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经济规律总是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如同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一样。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同样也可以在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之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经济规律的特点
第一,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自然规律却有较为长久不变的特征。
第二,经济规律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存在并发生作用。与自然规律不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而自然规律则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
第三,在阶级社会,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
3、经济规律的类型
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的规律或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这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而商品经济就跨越了几个社会形态。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经济条件是复杂的、多重和交错的,因而就一定社会而言,各种不同的经济规律总是同时发生作用,而且各种经济规律的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其他经济规律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能否顺利发挥作用,又会影响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程度。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要研究特有经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各个社会形态的共有经济规律,从而认识人类社会怎样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就要研究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以及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如何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真理。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就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也就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研究生产关系必然要触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在阶级社会中,物质利益关系就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和阶级利益不同,他们对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所作的分析也必然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阶级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经济学。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会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反对的态度。因引,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制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制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不仅要考察生产的一般情况,而且要考察其本质差别。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土地、矿藏、森林、河流、原材料、生产工具、交通联络工具,等等)归谁所有,也就是说,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对社会生产中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所结成的关系的制度规定。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属于制度性质的范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
人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成员,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社会、超时间超空间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绝对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定历史条件所规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孔子不能脱离瑛实的社会,否则,就不可能正确地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历史的科学,要求人们遵循历史原则,从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每一发展阶段上特有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