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毛泽东思想概论44个热点问题23-33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32.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2004年第23题) ;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发达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AB】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1954年开始逐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了原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中国的发展目标。周恩来在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远景目标。1964年12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周恩来在报告中比较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 33.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建设的速度、规模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1955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冒进情绪。周恩来、刘少奇等提出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反对冒进。1956年5月,中央全会提出经济建设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主张。中共八大把这一主张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党的八大前后的反冒进,使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误,保证了1957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党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取得的重要经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