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44个热点问题23-33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29.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1)“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2)苏共二十大的思想冲击。
中国共产党在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1)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2)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就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3)这种正确与错误交织并存的现象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发展趋向没有能够阻挡错误趋向的发展,“左”的错误发展趋向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
30.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探索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现在,“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05年第23题)
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间的矛盾 【BD】
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1)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社会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4)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根本的不同。(5)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2004年第22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CD】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