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自考新闻
正文
字体:

自考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笔记-明代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日

内容导读:

中山狼传

○马中锡,字天禄,号东田。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也有人称为传奇小说。

○作品在批判忘恩负义的同时,客观上也告诉人们: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对待吃人的狼,决不能讲仁慈,被其假象所迷惑,而应毫不留情地消灭它。

○东郭先生:是一个迂腐软弱、滥施仁慈者的典型,他不辩好坏,被中山狼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对狼讲仁慈,“仁陷于愚”。

○中山狼:凶残狡猾、忘恩负义。

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早年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

○王世贞的文学观点:鼓吹“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李白是他追慕的对象。首四句写其心目中襟怀磊落、才高千古的李白形象,结尾两句表达了他的文学主张:认为“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以雅,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故曰盛唐其则也。”

○怀古诗,抒了作者对李白的景仰之情。

○俗觅重来者,潺媛济水流:不仅表达了对李白的无限仰慕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一贯的文学观点,他主张“诗推盛唐”,故李白之后,在王世贞心目中,此楼必然寂寞,自然也就有一种继之无人的空虚。

牡丹亭——惊梦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他倡言“天下之生皆当贵重”,认为“愚夫愚妇皆有天性”,主张写“情”,“歌诗者自然而然”。所作传奇《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

○主题:本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婚姻故事。作品肯定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抨击了封建理学扼杀人性的罪恶,其浪漫主义理想与批判现实的精神,上承《西厢记》,下启《红楼梦》。

○剧情:“游园”描写杜丽娘以少女之心将人的奏和自然的春天融为一体,产生了对自由、青春和美的赞美和追求,她欣喜、歌唱,但又感到压仰,“游园”中杜丽娘的女性的青春觉醒了。“惊梦”这部分,杜丽娘在游园之后,杜丽娘春情不已,梦与情人柳梦梅欢媾于牡丹亭上。

○杜丽娘:在惊梦这出戏中,杜丽娘的性格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此前她受到的是腐朽的封建观念的教育,通过游园,她陡然觉醒发现了青春与生命的真谛,这才有了后面梦中欢媾的惊世骇俗的表现。游园时,大自然的春意激荡着她的少女情窦,[仙吕过曲]、[步步娇]表现了她青春的与少女的羞怯,和向往自然、热爱青春的心理。[皂罗袍]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惊梦》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曲词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

徐文长传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与兄宗道、递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公安派代表人物。

○作者钦敬徐文长的为人与为文,同情他一生坎坷的遭际。有褒扬、有批评而批评之中又有赞赏,感情自然而恳挚。评述许渭的生平遭际、牢骚困苦,亦有同情、有惋惜,有称赞,有咏叹,也有微词,抑扬之情,也很鲜明。

○无之而不剞,斯无之而不奇:徐文长的思想行为,没有一样不是奇特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便便没有一样是顺利的。

○感情真挚,行文抑扬有致,语言简洁明快,比喻新奇,间用排比,形象生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