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名师鲁生谈考研政治活学活用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例1:(不定项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从而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B.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本题答案为C、D,有些考生认为A、B也是应选项,他们会问,难道马克思主义不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吗?难道马克主义哲学没有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吗?诚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这些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性,而是一切哲学的共性。因此。A、B表述的判断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并成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理由,故而为淘汰项。

  三是选择题的淘汰项往往“似是而终非”,有着较大的干扰性和诱惑性。考生要有辨别能力,从而排除干扰抵御诱惑。

  例2:(单项选择)假象是

  A. 人的一种错觉

  B. 不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C. 人对事物本质歪曲地反映

  D. 非主观范畴的客观存在

  本题A的干扰性较小,可以比较容易地判定为淘汰项。B和C都有一定的干扰性和诱惑性。要想淘汰B,必须懂得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真象从正面如实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要想淘汰C,必须懂得人对事物本质歪曲地反映不是假象,而是错误。假象与错误都有“歪曲”的成分,但错误是人歪曲事物,属于主观范畴;假象则是事物自己歪曲自己,即事物的现象歪曲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属于客观范畴。在这里,选项C中的“歪曲”是正确的成分,有着诱惑性。考生只有懂得错误与假象的区别,才能抵御诱惑。由于假象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故而D为应选项。

  四是近几年来选择题已不全都是纯粹的原理题,往往题干是材料,题项是从材料中归纳出的原理,尤其是哲学部分的试题。这就要求考生要仔细审题,切实找准应选项。

  柳:刚才您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真是非常感谢。政治得高分,还有时政要掌握。

  
鲁:是的。时政不难,也不能忽视。对07年的考生来说,我所说的时事,是指2005年11月份至2006年10月份的国内、国际大事。除掌握这些时事外,还要熟悉党和国家重大的方针、路线、政策。这部分内容客观题会体现,主观题更会体现。从历年试卷的命题发问来看,主观题往往要结合国内、国际重大的时事,结合党和国家重大的方针、路线、政策编拟。考生平时多看报纸,多看、多听新闻节目,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把握。考前再浏览一下时事政治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最后,我还想借这个机会,给学生几点建议:1、正式答题前,应将整个试卷浏览一下,以了解题型和难度,做到胸中有数,对各道题的解答所需的时间事先有一个预算。2、要注意解客观题与解主观题的时间分配。由于客观题不需要写文字,故而用时可以少一些,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主观题的解答,使主观题有可能做必要的展开。当然,若使客观题用时少一些,需要考生基本功扎实,平时要多练。3、要留出最后的检查时间,同时不要遗漏应当填写的有关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