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鲁生谈考研政治活学活用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现在,考研政治的题是越来越活了。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看起来都知道,做起来不太会。似乎都熟悉,却难拿高分。这是怎么回事呢?鲁老师,今天我们的对话希望单刀直入,就按照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取得高分这个思路,讲点具体实用的。说实在的,关于复习策略的文章,别人写了不少。我的意思是说,希望您不要保留,直抒胸意,点到要害处。
柳:考研培训如火如荼,考研图书无花八门。什么秘籍、什么诀窍、什么押题命中率,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请问您考研政治真的有捷径可走吗?
鲁:这是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我要说,学知识,投机取巧是不行的,但也不能死读书。政治要读薄练精,这个道理很多学生都接受了。什么是读薄练精?说的简单直白点就是要弄懂会用。老是想窍门,靠投机和押题是不负责的做法,应该是稳打稳扎,战无不胜。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实力说话,要活学活用。我这么说,不是否定方法的重要性。按照规律办事,就会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做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法。按照学习规律复习,按照考试规律应考,使付出的精力得到丰满的回报,就能实现分数的最大值。
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考纲复习。教育部颁发的考纲是命卷的依据,任何试题都不会超出考纲规定的范围。因此,考生必须按照考纲复习,万万不可听信各种押题的流言。当然,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政治课也不例外。知识的重点当然也是考试的重点。何为重点何为非重点,考生固然可以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的状况自行把握,但最好应在名师的指导下把握。
柳:刚才您说到活学活用,我很赞成这个提法。考研政治的题变活了,答题的思路也要活跃起来。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如何做到呢?
鲁:怎样学活,理解是关键。理解原理是复习的核心,无论解答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客观题有应选项与淘汰项,淘汰项的设置通常体现着“似是而终非”的命题原则,具有较高的干扰性和诱惑性。考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才能排除干扰抵御诱惑,从中找出应选项。主观题则是材料分析题,即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设置回答问题的角度,用相应的原理分析。这等于写一篇小论文。很显然,如果不理解,无论解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寸步难行的。学政治,不要死背教材,要善于把知识条理化、精练化。事实上,理解了的原理是很好记忆的。
如何活用,做题不可少。经过“理解——记忆——更加理解”的飞跃后,考生在课下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既要练客观题,又要练主观题。客观题的练习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至少600道。主观题不一定太多,但要精,重点是弄懂主观题的解题技巧。在各种试题的练习中,真题的练习是很重要的。在练中发现,在练中思考。但是,练也要选择好题目。我个人认为,恩波主编的《政治强化1200题》真题练、模拟练都很不错,《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成功8套卷》,也可供考生参考。
应当指出的是,解题是有技巧的。运用技巧到位,可使考生掌握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反映到试卷上;否则,分数就会大打折扣。掌握解题技巧,就是使智能如何转化为考能的问题。这一转化很难自发地实现,它需要名师的指导。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