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考研经验谈: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6月28日

内容导读:

复习篇

关于英语

    把英语放在复习篇的最开始来讲是因为英语是考研的一个瓶颈,每年因为英语而折戟沙场人着实是太多太多,比如今年我一同学总分380多,两门专业课均为130多,可是英语却是51分,比线55分低了四分而被考研拒之门外。

    考研英语总分100分,可每年能上70分的寥寥无几,而上80的几乎都成了怪人了,有些人平时英语水平很高,六级得了500多,专业八级也过了,可是考研英语却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什么呢?在准备复习之初,我总是不断地问自己。

    带着疑问我做了几套真题,发现自己文章的阅读没什么大的障碍,可是在做选项时却总是选错,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的阅读的难点并非文章,而是在选项。为什么这样呢?我认为,研究生考试被定位为选拔性考试,它的目的是选拔出一批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的适合读研的人。而我认为考研英语是最能反映一个人该能力的学科,特别是考研英语的阅读理解的选项的设置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我下面举两个例子:在原文中是这样描述一个事物的,大而美丽的一个小岛,在选项中说这个岛是美丽的,这对不对呢?在四六级考试中这是对的,可在考研中却是是不对的,因为在原文中使用大和美丽两个形容词来修饰小岛,可在选项中却只用来美丽一个形容词来修饰,这属于词义扩大化,是考研英语中一种典型的错误。如果你不事先了解,还是按高考、四六级的思维方法,你可能会说是答案错了。还有一种是推理过度,也是种典型错误,原文中The evidence was inconclusive,the science uncertain.其中用到的两个形容词inconclusive和uncertain都是半否定的,可选项中是there was no scientific evidence,这是错的,因为它用了全否定词no。

    一旦我们把握住了考研英语这样的特点,我们就能采用相应的对策去对付它。考研英语的基础在阅读,整个卷面阅读占了60分(其中阅读理解40分、新题型10分,完型10分)其实翻译也可归结为阅读。而阅读的基础在单词和长难句,所以在上半年,从3月份开始复习到6月底这段时间里英语的任务就是背单词和学会分析长难句(分析句子结构和学着翻译句子),可以说这是打基础的阶段,这段时间是否学好直接关系到下半年英语的学习是否有信心。有了上半年的基础,就可以去研究真题了,请注意,是研究真题,并不是简单的做做真题或是做其他的阅读书籍,真题要做7到10遍,达到没有一个单词你不认识,没有一个长难句你理解不了(包括句子结构和句意),没有一个选项你不知道为什么选或是为什么不选,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要能把真题研究到这样的程度,那么英语就绝对不能把你拒于考研门外了。这里还要提一提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考研阅读理解书,这些书跟真题是没法比的,它们的质量一般都不高,但也必须买些来做,我建议买两本以上,每本书做它的前50篇,因为这往往是全书高质量的部分。在做这些书的时候,学习的重点是在文章而非选项,因为这些阅读的选项的设置是根本但不到真题的水平的,有的甚至是和真题设置选项的标准背道而驰的。

    上面说了很多,都是准备性的工作,具体怎么研究真题呢?首先是每篇文章中的单词,一定得清楚它在本文中的意思,很可能这个单词的意思很不常见,但在考研中却屡见不鲜。较难的句子要分析它的句子结构,先找出它的主干,然后再去读修饰成分和插入语部分。单词和句子一般不难搞定,关键的是怎么去分析每道题,从命题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为什么出此题到每个选项的设置,比如:错误答案有十个陷阱、正确答案有四个特征,猜词题的做法,推理题的做法,这都是有规律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总结,掌握出题规律和作题的一些原则,然后不断地在真题中运用,形成条件反射和做题时的思维习惯。整理这些对一个自学能力不强和英语稍弱的人来说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各位最好能上个辅导班,因为那些老师一直都在研究考研,所以他们都已经整理出了一套应对考研的东西,只要你能把课堂上所说的好好掌握,我想英语对于你是不会有任何困难的。

    以下是我在济南新航道英语暑假强化班上老师上课的部分内容,先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各位还是能自己亲自去上上课。

    1.错误答案的10个陷阱:过分绝对、无中生有、正反混淆、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夸大内容、偷换概念、增减词汇、答非所问、文化迷惑

    正确答案的4个特点:照抄原文(小心答非所问)、同义替换、全面概括、答案分配均匀。

    2.做题时的三个一切:一切从大纲要求出发(主题>细节,此最重要)、一切从解题需要出发、一切从原文事实出发(忘我)。

    3.推理题的做法:先说说几种常见错误1)无中生有2)推理过度3)偷换概念

    从四个角度来考虑:1)过转折词推理得出作者态度和文章主题2)从逻辑上进行推理(谨防偷换概念,如:主动变被动、原因变结果)3)通过段首段尾推理得出主题。4)通过原文细节进行同义替换推理。

    特点:必须同原文中的词和句子所提供的事实基础推理得出,不能主观臆断、无中生有

    注意两点:1)同义替换是关键(过于绝对、扩大或缩小范围和推理过度皆错)2)就近原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