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谈: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6月28日
内容导读:
关于数学
有这么一句话: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说明了数学在考研中的地位,因为数学是最能在总分上拉开差距的一门课,高的可以考到140分甚至更高,而很多人却只能考100来分。与英语的很多人受线不同,数学一般不会受线,比的是分数的差距,数学的目标就是力求高分(130以上)。
关于数学的复习归结为一句话:注重基础、多加练习、不要眼高手低。
注重基础就是一开始一定要把本科学习的课本拿出来好好看,包括基本的定理、定义一定要弄懂记熟,课后习题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一遍,做题的过程是把基本的知识点不断熟悉的过程。从历年的真题中你能看出考研数学是考得相当基础的,每个题你都会有相当熟悉的感觉。其实再难的题只是由多个和基础知识点加在一块罢了,而一般的题只考一两个知识点,考研数学中的难题也就是由三四个知识点加在一块。说了这么多就是一点,一定要注重基础,不用去钻研难题。再次强调:千万不要把看课本的阶段跨过而直接过渡到复习全书上。
下面我举些例子来给大家看看自己的基础学的怎样。
无穷大量和无界量的关系是什么?如当X->∞,xsinx是无穷大量还是无界量呢?
再举个例子,函数f(x)=3x+2|x|是否有可导?是不可导的,这涉及导数的定义。f(x)在一点可导必须它的左导数和右导数都存在并且相等。
如果你这两个题都不能马上回答,那就说明你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扎实,建议大家现在还是要把课本好好看看。
多加练习就是要多做些练习题,因为在做题的过程中能不断的熟悉各个知识点,找到自己知识的盲点。多加练习并非搞题海战术,而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包括题型的归纳、做题方法、知识的盲点等等。
不要眼高手低就是在复习时一定要动手做题,不要就看看,觉得自己会了就不动手写了,或是看到一个题没什么思路就不去思考了而直接看书上的解题过程,这是很多人在复习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因为一道题你会并不代表你能完全做正确,或者一道题你不会,你在第一次遇到是没有多加思考而是直接就去看别人的解题过程,即使你这次完全看懂了,我敢保证下次你遇到同类的题你还是不能做出或是完全正确的做出。这就解释了,平时感觉有些同学数学很强,你问他题,它都能给你解释的很好,可是考试时却很难得高分。
数学的时间安排及用书:
3-5月底:数学课本一到两遍,课本就用本科学习时的课本就行,因为对它们已有一定的熟悉。
6-8月(辅导班之前):把陈文灯或李永乐的书看一到两遍。建议大家微积分部分用陈的,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用李的。在辅导班上老师会把所有的知识点串一遍这样不仅能找到自己知识的盲点而且能形成知识的网络,还有就是能学到解题的一些方法技巧。但在辅导班之前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否则到课堂上你会感觉自己听不懂或是感觉辅导班没什么用。
9月:整理辅导班的笔记,弥补自己知识点的缺失,总结做题方法并且要把复习全书再看一遍。
10月:继续看复习全书,做李永乐的《660题》
11月:做历年真题,一天一套,在三个小时内完成,就要在考场上那样。做完后对着答案改一改并且好好分析自己觉得有麻烦的题,还是要总结题型和知识盲点。其实这时你会发现真题一般都能做很高的分。
12月:做李永乐的《400》题,还是向考场上那样做题,用一天做,第二天来分析,因为《400》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当时一般做120左右。此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看一看李永乐的《超越135分》
1月:总结、查漏补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