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自考新闻
正文
字体:

自考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笔记-明代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日

内容导读:

水浒传——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元末杭州点击查看杭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书会才人。

○《水浒传》描写了我国古代人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提示了起义失败的原因。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折,语言口语化,富有表现力。

○风雪山神庙描写了林冲由忍辱含垢到杀人报仇奔上梁山的过程。

○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过程及性格:林冲由逆来顺受、安心受刺配,到初具反抗意识,再回到隐忍苟且,最后毅然杀敌,坚决造反。林冲出身枪棒教师家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十分满足于安逸生活。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时,他的态度是息事宁人,他的性格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高衙内设陷阱引他误入白虎堂虽被害得家破人亡,但林冲仍是忍辱偷生,希望有一天重回京城,官复原职。听说陆虞侯叠为杀他,不由得怒气冲天,这时性格已变得坚强,初步有了反抗意识。直到他亲耳听到陆虞侯说拾他一两块骨头回京才知道高衙内是必欲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这时他才与封建统治阶级决裂,走上彻底反抗的道路。林冲从忍辱偷生到奋起反抗的性格特征的意义在于,演绎了“逼上梁山”一词的含义,揭露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风雪描写的艺术效果:多次描写风雪,萧瑟凄凉的风雪与林冲在流放中的孤寂心情是相互事例的。这些描写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起到烘托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作用。当林冲满腹狐疑来到草料场时,“彤云密布,朔风汽车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场大雪的到来预示着林冲在草料场不会平安无事。当林冲去市井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为越下越大的雪为后面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别处投宿作铺垫,因为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林冲杀了三个仇人后“那雪越下得猛”,这“猛”字预示着林冲的性格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由先前的逆来顺受发展为忍无可忍,毅然造反。小说在描绘风雪时十分注意与人物动作的关系,而且手法灵活多变,即有直接描写,又有侧面烘托,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精彩场面。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

○高启,字季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时人比为初唐四杰。

○作者登临雨花台时,放眼山川,感叹六朝君主,据此形胜之地,只务乘时割剧,缺乏雄才大略,终至一一覆灭。通过深沉的历史回忆,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重新获得统一的由衷喜悦和自豪之情。它反映了元末明初广大汉族人民对国家统一所感到的由衷喜悦。

○黄旗入洛:黄旗紫盖都是御用之物,比喻皇帝。公元280年,晋举兵伐吴,孙皓投降。他自以为黄旗人洛是吴灭晋之兆,结果却为晋所灭,举家被迫西迁入洛。

○景物描写:赋予景物一种动态,赋予它们人的感情和心理。如写“钟山如龙独西上”、“形胜争夸天下壮”写来神态活现,形象生动,让景物自己呈现、活跃在读者面前。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字渐鸿,号西楼,艺术上有“里巷之歌”的特色(评“妙达律吕,率意口占,皆合格调。每一传诵,人争慕之”)

○主旨:曲中辛辣讽刺了倚势欺民的宦官,曲折反映了明中叶宦官弄权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亦流露出作者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百姓痛苦遭遇的同情。

○采用了嘲讽、夸张的手法,语言幽默含讥。明写“曲小腔大”的喇叭、唢 呐,实则讥刺装腔作势、仗势欺人的宦官。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