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成功要看能否扬长避短 考研择校四种心理分析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3日

内容导读:


    选择学校与专业是研究生考试的开始,是漫漫考研路上的标杆。有许多同学虽然早早做了考研准备,但学校和专业犹豫不定,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懈怠,最终导致原地踏步停滞不前。所以在考研进入攻坚阶段的7、8月份,理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院校和专业迫在眉睫!

    选择学校时不要一味认为清华、北大就是每个人最理想的大学。如同西方名言:“玫瑰花不会因为它的名字不叫玫瑰,就不芬芳”。研究生不会因进不了名校就不能学有专长,做出成就。这就好比每个人脚上所穿的鞋一样,合脚、舒适才是最重要。报考研究生其实是和自己竞争,能否成功也要看能否扬长避短。

    先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考研?

1、为了父母亲朋的期望和自我的荣誉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名校情结。也许是童年的梦想,也许是现实社会的逼迫,也许是光宗耀祖的虚荣,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名牌大学成了众多考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孜孜以求的梦想。北大、人大等名校是众多考生集中的地方。在这类学校,个别系的考生就可能超过1000人,没有绝对高的成绩,基本上难以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建议同学可避开这类学校的这类专业。当然,一些热门专业或热门学校中仍存在一些相对的冷门方向及专业,同学不妨有选择地报考。选择报考名校的“冷门”既能确保考研成功的概率又能赢得鲜花和掌声,适合于为父母亲朋的期望和自我的荣誉而考研的同学。当然,如果自己很有信心且早有准备,拼一拼好专业也是可以的。

2、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首都经贸大学信息系的郭新忠谈到他的跨专业考研经历时说,两年前,我还是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忽然决定报考数量经济专业的研究生,一则是因为觉得冰冷的键盘和闪烁的光标太缺乏人情味;二则是梦想把计算机这一最先进的工具用于当前经济热点的研究中;三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的研究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总之是运用了个人爱好加社会发展趋势的“决策原则”。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如果没有兴趣为动力,很难保证考生有复习到底的毅力,保证复习的效率。考虑到日后的读研,对于一个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的同学来说,选择专业好的学校成为必然。名牌大学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中,一些非传统专业和非强势专业往往是随着学校扩招而新增加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建设也相对薄弱,这些新开设专业的实力甚至不如某些普通院校。相反,一些普通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的综合实力比不上北京大学,但其对外汉语专业实力丝毫不逊于北大,是众多有志于在对外汉语领域一展身手的考生追逐的目标。选择普通高校里专业排名靠前的优势学科报考,同样具备专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还可以避开挤车撞车现象。同样选择B、C地区较好高校的好专业也可以。

    综上,这类同学一定要多积累专业排名、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是否为国家或省重点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以确定院校的范围。然后,结合自身复习情况对院校进行比较选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