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体育健身新闻
正文
字体:

暑期培训: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2日

内容导读:面对现在培训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想要挑选一家适合的培训班,着实是一件费脑筋的事。选择培训班需看学校的三证。----学网新闻频道

  暑假期间,各种各样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培训班、辅导班、夏令营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令许多家长目不暇接。不少家长反映,这些培训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想要挑选一家适合的培训班,着实是一件费脑筋的事。

 

  传单满天飞 宣传多吹牛

  抢占暑期培训班的蛋糕,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临近暑假,萍乡市区各中小学校门口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各类培训班招生人员扎堆,有的高举广告牌,大声吆喝;有的见人就发传单。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小学生就是培训班的衣食父母,搞好宣传,做旺人气,是培训班求得生存的第一步。

  7月25日,记者在萍乡市区一家暑期培训班招生点看到,两名招生人员正向沿途市民发放传单。记者接过传单仔细阅看,只见上面主要是宣讲该机构雄厚的师资力量,甚至声称有“教授级”辅导老师任教。记者注意到,该宣传单上重点推荐的一名老师,身上荣誉之多之高让人咋舌。资料称,该教师是文化部特聘书画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特约作家,等等。记者随即按照宣传单上的信息在网上进行了搜索,结果仅在百度中见到一条该机构重点宣传的那名教师的相关信息,一本名为《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二卷)的书中收录了他的简介。记者向萍乡书画界有关人士求证该书的权威性及其所列专家的公信度,该人士表示不好评说,并坦言:“知名不知名,入选的人自己最清楚。”

 

  现状真是乱 家长很无奈

  家住安源区后埠街山下路的杨莉女士这些天很郁闷:她在学校交了400元钱让女儿报名参加一个为期20天的游泳培训班,每天训练一小时。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学游泳已有10多天了,还是不敢下水,教练也不管。杨莉找有关负责人理论,对方告诉她,“你女儿胆小,我们没办法。总不可能硬把她扔进水里吧!”一句话就把她“顶到墙壁上了”。

  杨莉女士的困惑仅是当前众多家长质疑暑期培训班的一个缩影。当前,许多培训班因其乱象重重而身陷信任危机。主要表现为:一是价格无序。记者抽取几个不同的培训机构做了一个比较,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相同课时的辅导班,有的收费350元,有的收费400元,有的收费450元。二是时间缩水。在一家游泳培训班现场,记者就听到许多家长抱怨,“一个小时的培训时间根本没有用足,教练来得迟,课却下得早。”对此,一些家长无奈地说:“钱都交了,退又退不了,只得听人摆布了。”三是效果不佳。记者在一个篮球培训班看到,许多学生连球都拍得不利索,教练却要求他们学习胯下运球动作,只见篮球乱滚,让人忍俊不禁。四是授业不专。记者了解到,有些培训机构的老师其实就是暑期回家的大学生,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经验。

 

  选择培训班 要睁大慧眼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社会培训机构办学需要办理三证,即由教育管理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三证缺一不可。其中,“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一般由办学申请单位所在地的教育部门核发。办证前,教育部门还要考察诸多内容,首先是申请办学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二是办学条件必须通过公安消防部门的安全验收;三是办学场地须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具备4个以上的标准教室;四是申请办学人员的注册资金要达到40万元以上;五是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必须达到培训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条件都是‘硬杠杠’,否则不予办理。”相关人士坦言。
  那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如何才能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培训机构呢?萍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家长在选择培训班时,一要查价格。家长应与授课方提前明确收费标准,最好还要有书面协议。二要查培训班资质。家长应先仔细查看培训机构是否真正具有相关部门批准的办班文件,看清协议上的各项条款、各种承诺和退费机制,还要查看培训场地和设备是否合格,可能的话最好先试听几节课。三要查教师资质。家长要事先仔细询问和详细了解有关师资情况,了解培训机构班级管理情况,如果可能还可查看教师的资格证书。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些借培训之名、行敛财之实,误人子弟的培训班,我们将加大联合查处打击力度,净化中小学生暑期培训市场。”

  本报记者 刘启红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