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含答案)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14日
内容导读:
二、多项选择题:48~64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8.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 )。
A.基本法律关系 B.隶属型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 D.普通法律关系
【答案】CD。某甲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借款合同关系。该法律关系是依据合同法而产生的,属于普通法律关系,而非基本法律关系。由于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因此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而非隶属型法律关系。由于该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因此属于相对法律关系,而非绝对法律关系。
49.关于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在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中,法律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始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B.在法律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中,一般而言,政治对法律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居于主导地位
C.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保障和规范国家权力的正常行使
D.生产力是联系法律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法律通过调整生产力而影响生产关系的发展
【答案】BC。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是生产力,并不是法律;法律可以加速经济基础的发展,但也可能延缓其发展。因此,选项A中“(法律)始终推动社会的发展”的说法不成立。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法律的联系中,法律通过生产关系而与生产力发生联系,生产力通过生产关系而制约法律。因此,生产关系是联系法律与生产力的中介,选项D的说法不成立。
50.因果联系原则是法律责任归责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 )。
A.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主体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B.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行为主体的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C.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行为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D.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答案】ABD。以刑事责任为例分析。如果危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当然谈不上构成犯罪以刑事责任的问题;如果行为人不能预见,则也谈不上刑事责任的问题;一般来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仅对量刑具有意义。据此,选项ABD正确。行为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属于责任承担的主体要件,该主体要件是法律的直接认定,而行为人的行为结果是实际发生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当然无庸确认。据此,排除选项C。
51.源于罗马法,以法国拿破仑法典为代表,风行世界各大洲的大陆法系又称为( )。
A.罗马法系 B.法典法系 C.普通法系 D.民法法系
【答案】ABD。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因此也称为罗马法系;以民法为典型,因此也称为民法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因此也称为法典法系。据此,ABD应选。普通法系,是英美法系的别称,因为英美法系最重要的法律渊源是普通法(common law)。
5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实施的是( )。
A.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驾驶员给予罚款处罚
B.公民依法纳税
C.男女双方依法进行结婚登记
D.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审理中依法进行调解
【答案】ABCD。选项A属于执法活动;选项B是履行义务,选项C是行使权利(婚姻自由权),都属于守法活动;选项D属于司法活动。因此,选项A、B、C、D都应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