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从我们选文体裁对命题者命题思路的限制上进行的分析。其实,考研阅读既然选用议论文,既然想考察我们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就不得不如此命题。这个换了你来命题也只能这样,他如果设计的题目主要是在考察我们提取在议论文中次要的作为论据的具体信息的能力,那样整个考研阅读的考察层次就太低了,如果那样的话,我敢说,连连看游戏玩得好的人一般会是高分,对不对,当然,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考察细节信息的题目,但是第一占的比例不大,第二即使考察也要联系文章主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即使是考察这些具体信息的题目,我们仍然有办法让他们现出原形来,这个大家不要急,现在就讲。下面我们进入命题者的内心,在他们的处境上看一下他们命题的心理。从考试学的角度来说,任何考试都是命题与反命题的博弈,都是应试者和命题者在心理智力上的较量,考试得高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逐步的认清命题者的思路把命题者拉下神坛揭开他们面纱的过程,因此首先我们自己要破除一个心理,大家不要感觉命题者像东邪西毒一样多么深不可测,喜怒无常,不受任何制约,其实他们再强也与我们差不多,都有差不多的心理,并且作为考研这种关乎百万人命运几千万人关注的特大型考试的命题者,他们有一个最根本的心理底线就是在保证试题具有足够的迷惑性以区分良莠的同时又要尽量的避免争议,保证迷惑行就是要制造错觉,比如他往往把一些错误选项写得非常正确或者非常复杂而把答案写的很简单来诱惑你上钩,制造错觉。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要想避免争议就得使正确选项与非正确选项之间有着相当的区别度,前者是要实现考试的目的,后者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否则一旦题目出现争议,一个人一口唾沫就能能把命题者淹死,所以命题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时候是在凌空走钢丝,偏左不行,偏右也不行,从内心来说,我是不会去当命题者的,当然,教育部目前一直也没联系我,这也是个重要原因。而一个人一旦出现自我保护的意识,那就意味着他存在容易被别人攻击的缺陷,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武林高手是不用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对不对,考研命题者目前还做不到金刚不坏,他们在命题上同样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命脉。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些命脉,从根本上说,正确选项和非正确的所有的区别都必须在文章之中找到支撑,但是仅仅依靠文章很多时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知道,考研阅读所选用的文章都是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议论性文章关注的内容本身往往就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并且,议论性文章,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文章,不同的人读过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单靠文章来区别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并不充分,很多时候是危险的,所以在依托文章内容区别选项的同时,其实命题者还在选项本身的表述和设置上做了一些区分。这就是命题者的命脉所在,也是我们一招制敌的法宝,经过对近十年考研英语阅读试题的长期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命题者常用的以下五种区分方法。。。。。。。。。。。
两个规律,5个区分技巧,这就是我所说的对付阅读理解的不看文章也能找出正确答案的方法,我敢保证,你如果对上面我讲的能够领悟的比较好的话,考场上有12-15个左右的阅读理解题目不用看文章就能够把答案找出来。当然,让大家在考场上不看文章是不可能的,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这套方法只是给你提供一种思路,何一个备用的手段,平时大家还是要注重打牢基础。平时在研究真题时有意识的训练一下思路就行。考场上当正常的手段穷尽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比如,这篇文章你就是一个字也读不懂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了,你说怎么办,那就用这最后的保命招数,这总猜硬币抓阄好吧,当然我并不反对你猜硬币抓阄,但是建议你先推断一下再扔,通常的情况下,你还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检验你的答案,排出错误选项的依据。如果在考试中你即能读懂文章的大意,又能领悟这套方法,那么英语阅读根本就不用担心了。当然,现在有的同学可能感觉领悟不了,尤其是后面的五条区分方法到底有多少具体的标准,比如词性区分到底有哪几种,万一不同的标准出现冲突应该以谁为主,这里时间有限。。。。。
对于考研英语这种限定性的考试来说,他的命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阅读是这样,完型,翻译,新题型,作文同样有一整套的出题套路和应对方法。。。。。。
当然大家在平时还是应注意打好基础,英语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它绝对不止包括单词和做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语言的整体感觉.可以想一下,我们身边那些汉语学的好的人,他们是不是去对着汉语词典背过呢 ,还是大量的做过什么汉语阅读理解的题目,其实没有,汉语学的好的那些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有意无意的体会感悟进而积累了很多东西,很多语言上的东西,这些包括,好的词汇,好的句型结构,好的篇章段落的布局,等等,这些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他的整个汉语语感和他的汉语水平,英语也是这样,如果你达到了这个水平,什么考试,什么试卷都不成问题,如果不到这个水平,那就很麻烦,那你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比如英语或者汉语考试,成绩好的往往就是好,80多份就是80多分 ,50多分就是50多份,所以要提高成绩,就得向上突破你所在的那个语言水平,而这种突破绝对不止是做题和背单词就行的 ,它需要你去体会,去积累,去感悟,是要综合的去学英语,。举例一下,比如good morning这个短语,我们刚接触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别扭,为什么是good morning而不是morning good 呢?在那个时候,我们如果在阅读理解中遇到这个短语,反应起来就会慢一些 ,而就是你这样一点一点地慢,在最终在考试的时候,影响了你的做题速度,拖了你的成绩。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接触,good morning这个短语我们现在就可以很自然的去说,去写,去用,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集中起来,把英语核心的短语,核心的词汇,核心的习惯用法,核心的句型结构,反复的体会理解和感悟,最终比较纯熟的掌握他们 ,其实英语核心的东西就那么多,就那么几千个常用单词 ,几百个习惯用法,几百的短语,和几十个句型 ,大家不要觉得漫无边际。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刚开始做初中或者高中层次英语的阅读理解,有很多文章和句子我们当时会感觉到很难理解 ,但是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文章,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为什么呢,单词还是那些单词,句子还是那些句子,主要是我们的英语水平比那个时候提高了很多层次,这显然不是单纯记单词的结果,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通过字典查完单词之后仍然会感到很难理解某些句子或者文章,也显然不是做题的缘故,因为当时明明有些题目我们都做对了,结果还是对文章不甚明了。本来学语言的过成应该是很自然很简单的,无意中,渐进的进行的 ,但是我们在汉语的语境下学英语,并且主要是面临着考试的压力,这样我们就需要把这种不自觉地过程变成一个自觉地过程,有意识的去体会,去积累,去感悟,这样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集中全力反复精读一些经典的文章, 是精读,不是背诵,而是去体会,在体会的过程中记忆单词短语习惯用法等所有的知识点,这样你记得东西才是活的,是灵动的。我的方法是。。。。
我是南大在读研究生,我的考研英语成绩是86分,更多经验也欢迎大家在线交流qq:547-085-738。
大家有没什么英语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在此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