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80个热点21-40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33.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从资本积累的规律来看,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主义生产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
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引起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所造成的大量失业现象,它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4.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使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 (2006年单选题第21题)。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 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 【BD】
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在生产规模上的扩大。积聚有两个特征:(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手中积聚的发展,要受社会财富增加的限制。(2)社会资本分散在许多单个资本家手中,他们彼此相互竞争,相互排斥。
资本集中是资本通过吞并和联合而扩大,是资本个体独立性的丧失。它与资本积聚不同之处在于:(1)它不是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积累而增大,而是现有资本的重组。(2)它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或积累的绝对界限的限制。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竞争使大资本吞并小资本,而信用则一方面加强了竞争,另一方面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和资本的联合。
3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 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36.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剥削程度。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原料价格的变动。
37.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2004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9题)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BCD】
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间竞争的结果。竞争围绕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展开,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直到利润率大体平均时才停止下来。所以,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