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声音
研究生学刷油漆人才浪费还是压力太大
李子良(技校学生):再次学习能创造就业机会
我自己是一名高考落榜生,非常羡慕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但我并不自卑,通过技校再学习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季波(大学教师):转变就业观念没有错
研究生学刷油漆是社会的现实。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很大,什么人待业都很正常。苏黎杰本人要思考,高校更要思考,个人要怎样学才能适应社会,高校要如何设置专业才能对社会和学生负责。苏黎杰的选择没错,这是就业观念转变的表现。
张天安(农民工):文化人应做更大的贡献
这种事情俺说不好,我想不应该,国家花钱培养个学生不容易,咋能干这种活?粗活是我们这种粗人干的。她应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也能找个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
李晓(机关干部):才华不应浪费
我建议她到大中专院校去应聘教师岗位,而不是把才华浪费到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
关于最牛女刷墙工的几种猜想
□东方今报评论员 李春晓 北大女研究生当油漆工,每个关键词都打上了问号和惊叹号:北大?!研究生?!女?!油漆工?!
对这位奇女子,大家充满了各种猜想。她为啥没找别的工作?是找不到还是太与众不同?我不能说自己很羡慕她,但是也压根没想过要对她投以悲情的目光。
【自由派】
假定这位女孩子苏黎杰,她生性浪漫,向往自由。她求过职考过公务员,干过一些工种,最后都以失望结局。她回到家乡,几经周折,最后索性当起了手工作业者——学刷油漆。
干体力活让我很放松,她自己这么说。是啊,如果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干的时候心态很放松,那,这件事有什么值得同情或者指责的?
因为是北大的研究生,所以可惜吗?北大出过大师、巨富,也出过卖肉的,再离经叛道的,连和尚都出过,何况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刷墙工。
无论哪一份工作都是种人生体验,它不能定生死、富贵,将来,它只是一份工作。
我在装修的时候深有体验,贴砖工人一天工钱200元,让快弹尽粮绝的我,十分羡慕。
【无奈派】
在北京当了几年北漂,在一个她求学生活过7年的地方,苏黎杰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为什么?
苏说自己很累压力也很大,你可以说她竞争意识不足,或自身能力尚缺。但是,为什么偌大的城市容不下她的梦想和生活?哪里出了错?
时下很多年轻人“逃离北上广”,日益飙升的房价和各种生活成本,让他们居不易,只好放弃曾经的理想和生活。
更讽刺的是,回到家乡也没有田园牧歌,苏黎杰求职两次,都和公司格格不入。是对方思维狭隘还是小苏“眼高手低”、不切实际?
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是小苏在装修培训学校学习时也凸显了动手能力不强的弱点,“练了很多次,还是感觉自己比别人笨”。
小苏的证书有很多,但她的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考分析和自学能力如何,不好说。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很多人会觉得她目前就是个失败者。
【炒作派】
如果这只是一场关于女研究生的炒作,如果在幕后有商业推手,我们也不妨笑而观之,因为一切最终还是由市场说了算。
最牛女刷墙工可能从此横空出世,但尘归尘土归土,炒作来于口水、归于泡沫。如果苏黎杰的手艺还过得去,如果她的价格不比别的工人高太多,我还是很乐意请她来我家刷一刷。
至于到底是哪种情况,列位看官,你们自己想。(东方今报 记者 张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