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GCT英语阅读理解常见问题分析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6月13日

内容导读:

      2. 阅读速度慢怎么办?

      不少考生没有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技巧,一遇到生词,便停顿下来,这样一来,阅读速度自然就慢,同时也不容易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理解整句、整段或整篇的意思。还有的考生一看到生词或不熟悉的短语时,就返回句首甚至段首重读;另外,有的考生喜欢逐词逐句的将文章在大脑中翻译,通过译成母语来帮助自己理解,这些都是阅读速度慢的原因,考生应注意快速阅读文章的要领,文章无需句句必读。

      另一方面,词汇语法方面的薄弱会影响阅读的理解,因此大大影响阅读的速度。一场考试下来,很多考生感到考试中阅读时间不够用。有人甚至说,下来慢慢做,做对这些题几乎都不成问题。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熟能生巧。考试中的速度与平时的训练密切相关。平时阅读速度慢,考试只会更慢。相反,平日用得多,勤学苦练,考试中的速度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以近两年的工程硕士阅读为例,2003年4篇文章连题目在内总共1532个英语词汇,按国家要求的每分钟70个词的较高的阅读速度,也要22分钟才能读完,还不算选项做题的时间。工程硕士英语考题并不难,难的是速度要求高,往往生过全国工程硕士入学统考。很多考生都深有体会。

      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在复习准备的时候,应该以阅读为中心,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技巧,通过阅读带动完型填空和英译汉。阅读复习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读,尽量仔细地阅读文章的内容,不漏掉其中的任何词句,不放过任何一种没搞清楚的语法现象,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细节,注意文章里面的作者的论点和说明论点的论据。二是快读,在精读的基础上要加快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80个词。这种阅读只抓要点、信息、针对提问准确地寻找答案,与提问无关的内容统统掠过不管。三是调整校正,也就是在精读与快读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摸索出一套适应自己的阅读做题速度——也就是考试中应把握的速度。

      3. 准确度低怎么办?

      阅读理解题中另一令考生畏难的问题是阅读的准确度低。有的考生甚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有时候一些看不太懂的文章错误比较少,全看懂了的文章反而出错较多,这是这么回事?

      我们认为,要解决阅读准确度低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所谓“懂”与“不懂”之间的关系。“懂”与“不懂”是一相对的概念,懂的是全文的中心思想、细节数据还是大致意思?是全部词汇的字面意思还是其蕴含意义?且举一例,高考语文的阅读部分,几乎没有看不懂的考生,但又有多少人能拿满分呢?另一方面,工程硕士阅读题有的文章容易一点,但题目的干扰性比较大,有的文章难,题目相对容易一点,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全都看懂了的而做题出的错误多,很可能是因为题目的干扰性大,考生只从字面意义上懂一个大概,很难辨别题目干扰上的一些陷阱,这种情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章易读题难做。与此相反,另一类阅读题(特别是有关学术探讨研究类)读起来很费劲,所出的题却多半是宏观性的试题,可以通过总结归纳推理判断解决,可能你觉得有一些细节没有理解,但是整个文章的思路清楚了,照样可以回答问题,这种现象也常有发生。但决不可能靠瞎蒙解决问题。要解决阅读的准确度低的问题,归根到底关键是要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阅读的重点放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其次,善于动脑筋,理解思路要与出题者的思路保持一致,也就是要思考对路,因为理解准确的内容不一定要考,关键在于把握住题意,对于考的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此我们提出“三主一问”的方针供考生作为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所谓“三主”(主题、主线、主谓)即抓文章的主题思想、布局结构的主线以及各关键句子的主谓结构;“一问”即根据文章后面所设问题而思索:此题的考点在哪里?一篇文章要是抓住了全文的主题思想,领会了贯穿全文的结构线路,把握了关键句的主谓结构,针对问题找信息、答案,阅读中准确度低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另外一点也很重要:做完题之后的错误分析。每做完一套阅读题。不要只看做对了多少,做错了多少,重要的是仔细对照答案,分析失误的原因,然后针对所犯错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训练。只有平时阅读过关,考试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立于不败之地。

      4. 碰到不认识的生词怎么办?

      考生最害怕在阅读中碰到生词,而在阅读时,遇到生僻的单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见到生词就不知所措,就必然会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根据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是不认识的生词对理解文章的关系不大,就可以跳过去不管它;譬如这样一例:Some birds can swim on the water. A few, like the penguin and puffin, can also swim under water. 我们只需知道penguin和puffin是两种鸟就行了,不必将它们的具体名称弄个一清二楚。

      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称等),一般都可以不作计较,必要的时候,用X、Y的字母代替它们就行了。以2003年阅读Text 4为例,文章出现了若干复杂的人名、职务名:Colorado governor Richard Lamm, Viacom chairman Sumner Redstone, Supreme Court Justice Sandra Day O´ Connor, C. Everett Koop,而且后面的提问与其中的一个人有关,我们分别记为Mr. L, Mr. R, Mr. O, Mr. K 即可,这样便省去了不必要的纠缠。

      当然,如果遇到的生词影响到了你对文章的理解,特别是作为考点出现在问题里,就要试着根据上下文、构词法或从句中认识的词中去猜测生词的意思,尽可能通过邻近你所熟悉的词的关系来了解该词在句中的作用和词义。如2003年阅读Part B 中的"Anthropology"一词,要求翻译出来。虽说超纲了,但根据构词法和上下文其含义已经解释得十分清楚:"Anthropology" derives from the Greek words anthropos "human" and logos "the study of. " 由此我们得知"Anthrop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词语anthropos(人类)和logos(…研究)。要是还没有把握,再多看一句就更万无一失了:By its very name, anthropology encompasses the study of all humankind. (用这一名称,“人类学”包括了对整个人类的研究。)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