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惊险北大传播考研纪实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8月5日
内容导读: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已经到了六月初夏。在完成答辩,评上优秀毕业论文之后,我大学生活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考研的那段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时间的车轮仿佛又一下划回去年的九月——
从2005年的9月开始正式加入考研大军一直到2006年的1月,这近半年的时间实现了我人生轨迹的一次质变,我终于以总分近380考上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方向)专业。
回首往事,心中无限感慨;也希望我写下的这些文字能给心中藏有北大梦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启发,能成为你们前进途中的动力。
收集信息,与时俱进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需要智慧、勇气、毅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我本科专业是新闻,所以一开始我圈定在北广、北大、人大、清华等几所高校。通过上考研论坛,并询问上届的师哥师姐,我了解到北大新院不指定教材,招生比例相对于北广和人大也少很多。也许北大精神对我太有诱惑力了,我破釜成舟决定要考就考最难的。接下来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收集信息,网络自然成为最好的选择。新闻传播类,由于专业的特性须及时了解业界的动态。所以上一些专业的网站就很重要,比如我常上的网站就有中华传媒网、紫金网、传播学论坛、新华网等等。另外期刊也是很重要的资料,我常常去学校的期刊室看报纸、杂志,比较好的主要有:《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三联生活周刊》、《中华新闻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等。学会收集信息,是考研过程中的第一阶段。
我的眼里只有你——传播
考北大传播,首先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不指定教材。这个时候,历年真题是惟一可供参考的资料,所以无论是复习的哪个阶段,真题都应该成为案头必备。十月份,大众传播方向的两门考试改为传播理论和专业综合知识二(即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这就意味不仅要准备大众传播理论这块,还要准备网络传播。建议大家一开始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和李彬的《传播学引论》作为导入,在此基础上看一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大众传播模式论》、《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等等,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搭建自己的学科体系。我认为,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排除各种干扰,学会思考。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记得当时寝室只有我一个人考研,为排除各种干扰,我就以图书馆为“家”,天天早出晚归。那段时间,我的眼里似乎除了传播,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符号。考研的过程是辛苦的,但又是充实、幸福的。
博百家之长,学习他人
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学有所长的前辈学习。考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前几届考上的师哥、师姐就是最好的老师。当时我常常在学习之余和研友们讨论各种问题,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思路。在最后阶段,我还有幸报了一个北大传播的专业课辅导班。尽管时间只有短短两天(其中半天还因为去新华社参加笔试而遗憾错过),却为我冲刺阶段加足了劲。讲课的师姐提纲挈领、拓宽思路,让我大受其益,有种如虎添翼的感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