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毛泽东思想概论44个热点问题34-44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34.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首先,关于商品和价值规律。

  (1)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第一,分析了商品生产的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第二,中国商品生产很不发达,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第三,针对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只限于生活资料的观点。第四,应该充分利用商品生产这一有利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五,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主要前提,其最终的结果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对价值规律的认识:第一,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违背,只能利用。第二,价值规律在生产资料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领域内也发生作用。第三,提出所有的经济单位都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核算。

  (3)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其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强调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可以允许一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再次,关于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毛泽东肯定了鞍山钢铁公司“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经验,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

  35.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形式。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首次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