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6热点15-28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1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4年第26题)。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

  A. 科技含量高  B. 经济效益好 C. 资源消耗低

  D. 产值增加快  E. 环境污染少 【ABCE】

  (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2005年第25题)。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

  A.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  B. 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D. 服务业全面发展 【ABD】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16.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共同富裕,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东部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需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它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7.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及意义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1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2)农产品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重要的原料,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可能为工业和其它部门发展提供剩余劳动力;(4)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成为工业品的重要市场;(5)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

  19.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0.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速度是前提,比例是基础,效益是中心,质量是保证。在四者发生矛盾时,要坚持把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效益为标准去衡量速度 (2006年单选题第11题)、比例是否合理。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C】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