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处于危机,面临挑战的时候,只有勇敢面对,自己才能不断蜕变、成长,逃避智慧加快被社会淘汰的速度-----危机即弃契机!”正式这句朴实的而鼓舞人的话曾改变了我的决定,并且一直在影响我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我总是这样想,既然已决定选择了这条艰难的求学之路,那么它就是我目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排除一切杂念,一心只为学习,这是考研前所必须认识到的。同时考研也给了自己一次重新挑战、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通过考研,你会重新发现自己的力量,重新定位自己。我想,这是每一位立志考研的学子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因为只有在寂寞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孤独中考验自己承受力;只有接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每一次洗礼,我们才能慢慢站伽,逐渐成熟起来。所以,这也给予了我们一次磨练心智的机会,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是制胜考研的关键之关键!说到底,就是决心的问题。为此,我在刚刚决定考研时,特意花了几天的时间专门下考研这个决心,那些天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想的最多的了,包括学习、生活、友情、爱情……更多的是怎样平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我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使自己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保持一个低调的生活方式;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学习,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真空”的学习生活状态,全身心地投入;抛开一切,只为考研!所以,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就意味着所有的都无可更改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玩儿命干了。因为这是一个事关自己未来命运的选择,也是对自己一个正确交待,真的要认真把握。
回首艰难考研路,我感慨万千。多少日寒窗苦读,多少夜挑灯不眠,屡近山穷水复,始又柳暗花明。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理想、信心以及坚定顽强的叛逆之固然不可或缺,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想就我的学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来介绍一下我的英语的一些心得体会,抛砖引玉,真切的希望在考研英语中能助各位一臂之力!
英语的复习犹如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放松不得。在复习前,大家可以先做一下前年的整套试卷,看一下每部分的得分,找出自己的最薄弱环节,次薄弱环节相对薄弱环节,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计划—别怕受打击,这是必要的,先要了解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宏观上来讲,我把英语的复习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月-8月) 打基础阶段,包括背单词(必须背完),补习语法这一阶段请不要急于盲目地做题目,如上文所说,考试只考冰山一角,这个阶段我们要塑造一座冰山的根基,倘若从一开始把目光局限在冰山的一角上,后患无穷。
第二阶段(9月-10月)全面复习阶段,兼巩固单词,听力循序渐进地推进。
第三阶段(11月到考试前一星期)应试性训练阶段,强化练习,题目要反复做,做完要多总结多思考。
微观上来讲,很明显我想把英语分解为阅读理解,翻译,作文三个方面来说
1.阅读理解
要想得高分,阅读理解是关键,是重中之重,阅读很难提高,这方面我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单词的积累给我扫除了许多的障碍,可是对语言的感觉我还是很欠缺的。为此我也买了许多的辅导书,有几本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比如《黑博士的阅读120篇和240篇》《石春祯220篇》。我每天坚持做8篇短文,做完以后仔细核对,不懂的段落反复研究,并和考研的战友们相互探讨。这样也能够了解到我和别人的差距,大家相互交换意见,的、思想碰撞到一起就会产生火花。我很感激我的同盟好友,他们给了很大的帮助,他们给我介绍了许多复习方法,这些对我的提高真的帮助很大。以下的这些感受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一步步体会到的。读文章时,不看文章先看题,尤其是题干要看懂,四个选项如果短就扫一眼,如果长就跳过去。把题干看好,带着四个问题去看文章,一是与问题相对应的句子,是不是出现了;第二,这篇文章的精神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中心句在哪 ?其中第二点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明白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这样你的答案才不会出现全军淹没的悲惨结果。抓住以上二点,一旦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再多扫几眼,甚至停下来仔细地研究一下,因为你已经找到得分点了,千万不要因为粗心而丢失了这二分。如果考试时,你不太紧张,做题的效率高一些,在五篇文章中找出20个得分点(有些是综合判断题,还不需要找),40分钟是绰绰有余的。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无法把文章的细节都彻底掌握,但确实能节约时间,夺取高分。总而言之,一句话:做阅读理解一定要带着问题去看文章,有的放,省时省力。另外,还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必须找一些非常难的文章做一做,即便做得一塌糊涂,也别放弃。习惯一段时间以后,回来再做真题,发现自己感觉很好了,正是这种感觉才是给我在将来考场上信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