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自主选拔”能行多远?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3月17日
内容导读:
核心提示
3月19日,复旦大学将在上海范围内举行一次意义非凡的入学“申请资格测试”,测试达标的学生,通过下一轮“面试”者可直接入读复旦大学。此举是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人才多样化选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全新探索和试点。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各方议论,不少人认为,复旦自主招生改革有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做法,点亮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信号灯”。也有一些人对“面试决定录取结果”的公正性表示质疑,担心自主招生可能引发职务腐败,而导致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
通过“面试”就可入读复旦
不同于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复旦大学此次自主选拔录取是“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
此次改革只在上海地区施行,计划面试入学300名学生。3月12日前学校接受考生网上报名,4月中旬公布录取结果。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按照规定,凡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上海考生均有机会参加选拔,面试前,考生3月19日先集中参加由复旦大学命题的为时三个小时、全由选择题组成的申请资格测试,内容涵盖高中阶段语、数、英、计算机等10个科目的知识。
“以测试进行初选,是不得已而为之”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中小学生有会考、毕业考等考试,但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素质高低难以区分,不足以作为高校选拔的标准,实施水平测试性质的“标准化考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招生人数有限,面对成千上万的考生,必须有个合理的标准初步选拔”。
根据“申请资格测试”结果以及考生基本资料,复旦大学将对外公布1200个学生名单进入下一轮面试,此后,学校将主要依据面试成绩,最终确定300名录取学生名单。在进行面试前,学生必须提供相关申请资料,其中包括一张个人基本信息表、一份陈述申请理由的申请信、一份由学校盖章确认的高中三年各科成绩单、两封由任课教师提供的推荐信以及各项能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特长证明等。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面试通过已被复旦录取的学生,还必须参加6月份的统一高考。原因有三:一是放弃录取的考生可通过统一高考实现又一次升学选择;二是“面试”入读复旦的学生通过统一高考,可补充完善升学学籍手续;三是“面试”入读学生的高考成绩,可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提供跟踪素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