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含答案)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14日
内容导读:
36.按照唐律规定的化外人相犯原则,阿拉伯人与日本人在长安相犯,应适用的法律是( )。
A.唐律 B.阿拉伯法律
C.日本法律 D.阿拉伯法律或日本法律
【答案】A。根据唐律,具有不同国籍的外国公民在中国犯罪的,按中国法律处断。因此本案应当适用的法律是唐律。
37.开创在法典中附载“五服图”先例的是( )。
A.唐律疏议 B.元典章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答案】C。“服制”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封建服制把亲属分为五等,即“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元典章》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是元朝江西行省下属文书机构编纂的法律汇编,并非元朝中央政府所颁布的法典。题干中要求“在法典中”,因此排除选项B。《唐律疏议》中没有附载“五服图”,《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中附载有。因此,本题应选C。
38.“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的诉讼类别出现于( )。
A.秦朝 B.汉朝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唐朝
【答案】A。秦朝将诉讼分为“公室告”与“非公室告”。“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对公室告,百姓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是“非公室告”;“非公室告”不得告发,官府也不得受理;子女强行告发的,应受处罚。
39.清朝入关后编制的第一部《大清会典》是( )。
A.顺治会典 B.雍正会典 C.康熙会典 D.乾隆会典
【答案】C。清朝先后修订完成了《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合称“五朝会典”,统称《大清会典》。因此第一部是《康熙会典》。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