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行政学--样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5日
内容导读:
2.【案例正文]某市在1993年机构改革时,参照省级机构改革的模式,将机械、冶金、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建筑工程等工业管理局改为工业公司,试图向经济实体转变,分清政府管理经济的双重职能。但由于这种改革并没有明确原有工业管理局所属企业的资产与换牌后的工业公司的产权关系,也没有把原工业管理局的行政职能转向相应的政府机构,使得工业公司没有资产经营职能,难以向经济实体转化,同时也使得原有企业主管部门与所属企业固有关系发生脱节。对此,市政府不得不在维持行政机构序列的前提下,重新赋予上述工业公司行使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并规定这些公司使用事业编制。行政的待遇和职能、公司的牌子这种体制,使得这些工业公司成为典型的行政性公司,从而不但没有分清政府的双重职能,反而强化了双重职能的混合。
在中央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性公司的政策指导下,1998年该市在机构改革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机械、冶金、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综合总公司等行政性公司停止行使企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撤销二轻管理局,组建市集体企业联社,列人事业单位,面向全社会,代行市政府管理市属集体企业的部分职能。原有的行政性公司和二轻局所属企业直接隶属经委,并在经委内设立机械冶金、电子、轻工、纺织、化工、医药、建材7个行业处,每个处编制为4人~6人;除少数重点企业外,其他企业党群组织关系归县区各有关部门;统计、财务管理、审计、技术档案、劳务工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监督、计量等工作,分别交由市有关部门归口管理。
这次改革在加强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和行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改革缺乏一系列配套措施,政府的双重职能仍难以分离。主要表现为:将8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向经委等有关部门,只是政府原有双重职能在政府内部的转移,政府本身没有实现职能的转变与分离;撤销了政府专业经济主管部门,部分实现了“小政府”,但经济中介组织没有建立起来,使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脱节;经委内部原有的职能处室和新的 7个行业处没有理倾关系,行业处主要作为与上级政府专业部门的对口关系而存在,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业管理职能,政府的行业管理仍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配套,政府管理经济的双重职能难以分离,把原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原有职能分解后转移给政府的其他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其他政府部门双重职能的混合;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的职能没有转变,不利于在没有主管部门管理的条件下对全社会所有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原有行政性公司转为实体后,名为工业公司,但实际上没有直属生产企业,仍然缺乏资产的投资经营职能。此外,机构改革不配套,上级机构不断对该市施加压力,特别是该市实行计划单列后,由于上下不对口,已经造成了该市在国家统一计划管理下的某些资金、物资等方面的利益损失,这也进一步妨碍了该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案例思考
(1)联系案例事实,说明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什么?(4分)
(2)运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说明这个市应如何搞好和推动政府机构改革?(4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