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2007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真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

内容导读:

  三、简答题(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64.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65.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66.简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四、分析题(67——69小题,每小题lO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67.大学生小吴参加了一次普法宣传,当有群众问他什么是“立法”时,小吴解释说:“在我国,立法就是国家机关根据各自的需要创制新的法律文件的活动。”

  请结合法理学关于法的制定的知识和原理,对小吴的上述解释进行分析。

  68.公务员甲颇有才情,以本县三个招致群众非议的公共工程为背景,即兴创作一阕《沁园春o无题》词作,讥讽时弊,并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十几个朋友,又通过QQ传给了几名网友。县公安局认为,该短信影响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遂以涉嫌诽谤罪将甲刑事拘留,后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没收其手机和电脑等物品。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请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1)甲的行为是否属于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言论自由的范围?理论依据何在?

  (2)县公安局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哪些宪法权利?宪法依据何在?

  69.旧律(指汉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因在第六。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故(新律)集罪例以为《刑名》,冠于律首。

  ——《晋书刑法志》

  上述文字材料记述了汉、魏时代法典体例发展演变的概况,请分析材料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旧律”在篇目上增加了哪三篇?

  (2)“旧律”在篇目体例上存在什么问题?

  (3)“新律”在篇目体例上有哪些主要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汉魏之后,《晋律》和《唐律》在法典的篇目体例上又是如何演变的?

  五、论述题(7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0.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的实施。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