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综合)试题(含部分答案)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14日
内容导读: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论断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A涂黑,错误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B涂黑。每题1分,共23分)
27.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征,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答案】B
28.法律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法律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廉洁的含义是一样的。
【答案】A
29.在构成法律规范的条件、模式、后果等三种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模式。
【答案】A
30.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答案】B
31.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答案】B
32.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都是由英国学者J·薄莱士最早提出的宪法分类。
【答案】A
33.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和改变国务院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答案】B
34.法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宪法是法,所以宪法也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答案】B
35.在我国,乡长、镇长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B
36.法国1789年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答案】B
37.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
【答案】A
38.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答案】A
39.按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答案】B
40.西周的大司寇是周天子的"六卿"之一。
【答案】A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