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舞蹈新闻
正文
字体:

校园舞蹈:怎么跳,怎么比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9月13日

内容导读:由于本次校园舞蹈大赛把专业的艺术院校也纳入了“校园舞蹈大赛”的范畴,许多人认为这一赛事与“桃李杯”有重复之嫌……面对各方的质疑,舞蹈艺术家们对校园舞蹈大赛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各抒己见。----学网新闻频道

  目前,中国有几大顶级舞蹈赛事: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和CCTV舞蹈大赛。这几项赛事大多是两三年举办一次,为促进舞蹈创作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赛事过多过密、一个舞蹈作品在几项赛事中“跑场”等现象。
  今年7月在青岛举办的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自身的定位问题,又成为当下舞蹈界较为关注的话题,主要是对其设置的必要性产生质疑。由于本次校园舞蹈大赛把专业的艺术院校也纳入了“校园舞蹈大赛”的范畴,许多人认为这一赛事与“桃李杯”有重复之嫌……面对各方的质疑,舞蹈艺术家们对校园舞蹈大赛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各抒己见。

 

  高技巧不是唯一标准

  其实,校园舞蹈大赛与“桃李杯”相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桃李杯”一般都在艺术院校之间进行比赛,以选拔独立个体的舞蹈尖子为目标,以独舞为主,侧重技巧技能的比试。而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则分普通院校组和艺术院校组两个组别进行评比,这样的设置可以分别满足职业性专业舞蹈教育和普通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对选手选拔的不同需要。大赛鼓励学生参与舞蹈作品的创作,更加重视编导的一度创作和演员的二度创作。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对记者说,一个成功的校园舞蹈作品必须要有好的内容与题材,舞蹈表演是作为一种表现载体,来展示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同时展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创作过程中,编导们可以运用民族舞、街舞、国标舞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校园生活甚至是来自校园的思考。但是,目前很多舞蹈比赛中的参赛作品,不管自身是否需要,统统包含跳、转、翻等高难度技巧,目的是通过这些技巧展示、比较专业舞蹈教学成果。比如舞蹈演员在作品中展示腿功:你腿抬在这,我要抬得比你高;你右腿抬起来,左腿乱晃,可我抬起来的时候,腿晃也不晃,那我就比你厉害。传统评判观念认为,这不仅是舞蹈演员的本事,更代表了老师的本事。可这是一个不健康的比赛趋势。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明文军也表示,“漂亮”的舞蹈不一定就是好舞蹈。“我们不认同一个舞蹈作品只是依靠一两个优秀的演员来撑台面,也不主张在校园舞蹈作品里出现无谓的高难度技巧展示,提倡一切舞蹈技巧为作品主题服务,不能越过作品随意‘添油加醋’。”

 

  打破“三长一小”统一标准

  据记者了解,舞蹈界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培养善于表达自己个性的欧美模式,另一种则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苏联教育模式。中国舞蹈界目前主要沿用的是苏联教育模式,其教育理念过于重视舞蹈技法,忽视作品本身的创造性和演员个性的发展。但由于这种模式与中国当下的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契合,因而得以沿用。

  比如在中国挑选专业舞蹈演员的苗子,其身体条件必须首先符合“三长一小” (手长、脚长、脖子长、头小)的要求,不然一般都不能从事专业舞蹈艺术。而这个严格的要求是苏联人为挑选芭蕾舞蹈演员,或为大剧院、大型舞剧培养高精尖人才而制定的。舞蹈界的确需要这样的明星,但这种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舞种,而且也不能作为唯一的选择人才的标准。

  在校园舞蹈比赛中的即兴表演环节,现有舞蹈教育模式的缺点一览无余。人们发现很多专业院校水平很高的演员不会即兴表演,刚才还舞姿轻盈的才子佳人到了这个环节就变成了不知所措的“傻子”,把评委们气得“咬牙切齿”。这些演员能把老师教授的规定动作演绎得完美无缺,却连一个收割麦子的即兴表演都做不好(演员直立身体,优美地做着割麦的情景表演);在“跌倒再爬起来”的命题下,演员只会在地上打滚,直至表演结束也未见站起身来。而且这些学生们,在台下个个生龙活虎、“上蹿下跳”的,上了台反而特别安静,不敢动真格的了。

  而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很少出现在普通大学的选手身上。一些选手身体条件一般,没达到“三长一小”的标准,但他们跳舞很有“看头”,是发自内心感觉。面对即兴表演环节,他们表现得丝毫不慌张,且每每有惊喜。

  面对这些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表示,即兴表演呈现的是学生现场的反应和平时的能力素养,并不是乱跳,而是可以通过训练激发潜能的一种表演方式。专业院校的学生虽然技巧很好,但是由于平时受训方式比较刻板,一旦遇到新的状况,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便无所适从。相反,普通院校的学生没有受到过多技巧约束,眼界、思想反而更活跃,跳起舞来也更有生命力和亲和力。舞蹈界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开始反思现有的舞蹈教育理念和方法。

 

  让功利的比赛消失

  对于校园舞蹈比赛未来的发展,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表示,校园舞蹈大赛让他看到了学生们美丽、可爱的舞蹈,备感欣慰。但他认为,除了在舞台上表演外,还应该有广场舞蹈这种更加活泼、开放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活动,集体舞蹈的方式不仅让人们能够更自由地切磋舞艺,也让人们更加团结友爱。

  冯双白对舞蹈比赛的未来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舞蹈界要改变“服从一个权威,听一个声音,复制一个声音”的旧习气,应鼓励爱跳舞的孩子们对舞蹈有丰富且“广谱”的认识,他们要有自己的选择,要肯于坚持个性,要在自己擅长或者喜爱的舞蹈领域里用心地“钻牛角尖”,你“钻”这个领域,他“钻”那个领域,合起来才够丰富,未来舞蹈事业才能全面开花。

  冯双白说:“我们还要改变舞蹈比赛中为拿奖而拿奖的坏风气。在一些舞蹈大赛中,有的老师就给自己学校的学生打高分,给其他选手都打低分或者压分。于是就产生了你给我的学生低分,我也给你的学生低分;你给我的学生高分,我也给你的学生高分的恶性循环。这样的比赛延续下去毫无意义,我们不能让比赛成为阻碍中国舞蹈艺术健康发展的死结。”

  “我希望,未来的校园舞蹈大赛的舞台能成为任何一个热爱舞蹈的人的舞台。只要你爱跳,只要你想跳,都欢迎你来校园舞蹈大赛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在这里,没有功利的比赛,只有青春,只有热情,只有我们对舞蹈的爱。”冯双白如是说。

 

 


新闻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