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舞蹈新闻
正文
字体:

农村孩子:用民族舞蹈放飞梦想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27日

内容导读:他们是来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民族舞蹈交流展演的孩子们。他们将欢聚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用舞姿放飞自己的梦想。----学网新闻频道

  凌晨5时26分,身穿红绸褂黄纱裙的延边朝鲜族小姑娘们排成整齐的小方队,在天安门广场上格外显眼。国旗缓缓升起,个子小的孩子们纷纷踮起脚尖。9岁的李慧荣说:“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升国旗舞,我真想在天安门广场上跳一次!”此时此地,身穿各种民族服装的孩子们肃立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唱起国歌……

  他们是来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民族舞蹈交流展演的孩子们。他们将欢聚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用舞姿放飞自己的梦想。

 

  一场民族舞蹈的盛会

  伴随着高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延边朝鲜族的孩子们跳着激动人心的《升国旗舞》,拉开了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民族舞蹈交流展演的帷幕。

  云南纳西族的娃娃们欢呼着跳上舞台,在老奶奶的手中接过精心缝制的纳西族背心,唱着“太阳月亮好,纳西天天好,祖国年年好”,孩子们的激情和活泼让舞蹈如火焰般熊熊燃烧,燃起人们心中的渴望……

  弹着六弦琴的藏族孩子们将西藏拉孜民间舞蹈“堆谐”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藏族小姑娘们长长的水袖像唐古拉雪山的云朵般舒展。接着,贵州苗族的孩子们演绎了一群美丽的小锦鸡,她们头上戴着银穗子,舞蹈中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流露出了苗家小女孩特有的娇媚和风情。朝鲜族的孩子们击着鼓,转着头上的彩带,跳起了一首欢快的《丰收乐》……

  维吾尔族的小姑娘们穿着火红的石榴裙,捧起了香甜的酸奶,将一群“卖酸奶的小姑娘”表现得活灵活现。她们之中,最大的才14岁,可是在舞蹈功夫上却丝毫不输给专业的舞蹈家,连续旋转、大弯腰等各种高难度动作融合在舞蹈中,博得观众阵阵叫好。

  云南傣族景颇族的娃娃们跳的孔雀舞充满了南国风情,“看她的眼神,她的姿势,演得实在太有感觉了!”一位舞蹈家指着中间扮演“孔雀王”的小演员说。著名舞蹈家王小燕也在底下情不自禁地学起了傣族舞的手势。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孩子们跳着欢快的筷子舞,将浓郁的草原风情、悠扬的蒙古牧歌以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得有“东方舞神”之誉的老艺术家贾作光和斯琴塔日哈也忍不住上台共舞,将60年前在第二届世界青年友谊联欢节上所跳的蒙古舞再现在舞台上,掀起了整场演出的高潮。

  珞巴族的孩子们穿着家人亲手缝制的民族服装,在没有任何音乐伴奏,没有加工编排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出原生态的祭祀歌舞。男孩子们穿着熊皮的衣服,戴着熊皮的帽子,举着雪亮的刀剑,光着脚在地板上踩出充满节奏感的旋律;女孩们背着竹篓,跳着大圈舞,用珞巴族的语言唱着一首动人的《加英·祖国赞》。展演在手语歌《爱满天下》的旋律中圆满结束,人们耳畔回响着动人的童声:“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是一片红花绿草,我听见小鸽子的歌唱……”

 

  实现孩子的舞蹈梦

  参加演出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走出农村,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舞蹈梦。

  13岁的藏族女孩确拉说:“我觉得跳舞很美。”9岁的傣族女孩项妹凤一岁半开始就跟着奶奶学跳舞,她说:“我长大想当一名舞蹈家。”来自喀什叶城县的10岁小姑娘卡丽比努尔在别的孩子休息的时候也一直跳个不停,丝毫没有一点疲惫的神情。她为了这次演出,乘坐40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从中苏边境的小村庄来到乌鲁木齐,又从乌鲁木齐乘坐40多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

  为了这个舞蹈梦,小演员们付出了很多,在台下吃尽了苦头。维吾尔族的小女孩迪丽阿热从小就开始学跳舞,她说:“学跳舞很苦,有的时候为了练翻跟头,全身没有一块皮肤是好的。”专程从中朝边境来到北京看望女儿的姜妈妈说:“我的女儿学了7年跳舞,学跳舞的这几年来,她从来没有休过节假日。为了这次展演,她们上午考完试,下午就去排练了。朝鲜舞里面有一个跪转的动作,我给她买了不知多少副护膝,每次练完回来膝盖都是淤血,我心疼得直掉眼泪。”

  孩子们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条件困难,虽然父母都给了零花钱,可是从来不乱花。从长城下来后,珞巴族的孩子们的手里都捧上了许多纪念品。亚伊给妈妈买了镯子,给爸爸买了烟灰缸,给妹妹买了玩偶,却没有给自己买什么东西。达杰给弟弟买了剑,给奶奶买了帽子,也没有一样纪念品是给自己的。在43摄氏度的烈日下,孩子们仍然生龙活虎地爬长城,让游客们纷纷赞叹:“都比不上孩子了!”由于长期练舞,孩子们很少有时间参加文化课的课外辅导,然而大部分孩子的成绩在班上都处于上游。这让图门朝鲜族实验小学的金校长非常欣慰:“跳舞能让学生变得更聪明,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学校舞蹈团的孩子有的长大后当了舞蹈老师,有的进了民族大学,还有的进了歌舞团,成了著名的舞蹈演员!”

  各个民族的孩子们相聚一堂,互相交流舞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疆的孩子们在练习旋转,傣族和藏族的姑娘们也在一旁转了起来;苗族和朝鲜族的孩子们互相夸对方的服装好看,于是一起合影留念;在演出现场,维吾尔族的孩子们和傣族的孩子们还互学舞蹈动作,全场一片欢声笑语。

 

  让舞蹈艺术扎根农村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冯双白说:“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文化资源,享受美。通过舞蹈美育,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会改变。”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至今已经开办了160个教师培训班,培养了5808名农村舞蹈教师,直接受益的农村儿童达到1000万人。此次展演作为美育工程的成果展演,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看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同台演出,我异常兴奋、深为感动、颇为感慨。兴奋的是看到了5年来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的丰硕成果,感动的是看到了少年儿童对舞蹈的热爱,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感慨的是我也像这些孩子一样生在农村,18岁以前没有出过县城,我不会歌舞,在文联工作十分惭愧。这是一项惠及千百万农村儿童的公益性工程,希望能动员更多人投入、支持这项工程,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3年来,中国舞协派出许多老师下到农村进行舞蹈教学。舞协的老师要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定的天气状况、陌生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远赴西藏的老师更是要适应高原的生活环境。在高原上,不要说跳舞,就连坐着都会感到缺氧。前往西藏教舞的4位老师接连病倒,一个倒了一个接着来,硬是把舞蹈教了下去。中国舞协考级中心主任助理韦立曾经多次下到基层,为农村培养舞蹈教师。她曾经与舞协的其他老师一起到延安、重庆、新余等地的农村小学教舞。她发现,没有一所学校里有舞蹈老师,音乐老师很多都是由语数外等主课老师兼任的。农村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大部分都没有跳过舞,也没有看过舞蹈表演,然而他们对舞蹈却充满了热情。有的老师因为记不住动作,只好把每一个动作都用文字描述下来,记了厚厚一本;有的老师年纪比较大了,手脚不听话,常常跳得满头大汗还记不住动作,他就回去把当天的内容教给家人,再让家人提醒他动作……

  西藏舞协秘书长洛金说:“农村孩子出来跳舞的机会非常少,这次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这些孩子出来之前都很沉默,现在变得活泼多了,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这就是舞蹈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舞蹈美育已经从根本上使得孩子的心胸变得广阔,眼界变得开阔。”著名舞蹈家斯琴塔日哈说:“我看到了儿童的纯真和心灵的舞蹈,这样的活动对农村娃娃是天大的好事,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开启了他们的智慧。”此次展演的总导演赵士军说:“不能让农村娃娃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要让他们相信‘我虽然是边远山区的孩子,我也能当舞蹈家’。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孩子们又会将这种子播撒到祖国各地。”

 

新闻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