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二. 2000年第四篇文章第一题
In the Westerner’s eyes, the postwar Japan was__________
A under aimless development
B a positive example
C a rival to the West
D on the decline
这也是考研历史上一道典型的难题,错误率很高。此题考查的内容就是文章的第一段。
Aimlessness has hardly been typical of the postwar Japan whose productivity and social harmony are the env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But increasingly the Japanese are seeing a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work moral values. Ten year age young people were hard-working and saw their jobs as their primary reason for being, but now Japan has largely fulfilled its economic needs, and young people don’t know where they should go next.
【错误思路】很多考生发现此题意思本身倒不难。难在考生不知道题目是在对第一段哪一点的意思在发问。考题问在西方人的眼里,战后的日本是怎样的?绝大多数考生在B和C两个答案之间逡巡徘徊。
【正确思路】文章第一段在第二句话显要的位置上出现了but,表明本文是典型的新老观点对比型的文章。通过but转折连词的承上启下,结束此前的老观点,引出新观点,也即整篇文章所要展开的核心内容。老观点表达的是战后日本经济产出高,社会和谐,各方面很好;新观点,日本的传统工作价值观正在衰落,表现出了不好的方面。这也是考生可以把握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日本表现出了不好的方面。总的说来,考生不能将文章理解为在论述日本好,而要理解为在论述日本不好。所以题目问在西方人的眼里,日本怎样?实际是在对but之前的老观点提问,在选项中寻找与老观点匹配的即可。可以看到,B选项说战后日本是西方人眼中的正面的例子,是在讲日本人好,这是和but前面的内容一致的,故应该选择。而C选项说是竞争对手,这不能从日本是美国和西方人嫉妒的对象这层意思中推理出来,也是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是迷惑性很强的干扰选项。
【解题经验】关键一点是准确定位。首先要弄清楚题目到底是在针对but前面的内容在提问,还是以后的内容。正如前文提到的,考生已经敏锐地感觉到题目是在对but提问的话,就可以理解为题目是在考意思的变化而不是意思本身。因而如果对于结构的把握比对意思的把握更为重要,考生就应该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定位。做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成功了。因为,做这种题目出错的根源往往是考生不知道题目究竟在问什么,需要把握何处的信息。而至于信息本身的理解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一句话:选项之间无法排除时,就看结构的变化。
例三. 2004年第二篇文章第一题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illustrate with AAAA cars and Zodiac cars?
A A kind of overlooked inequality.
B A type of conspicuous bias.
C A type of personal prejudice.
D A kind of brand discrimination.
此题出题方式上更隐蔽一些。问作者举AAAA和Zodiac出租汽车公司是想说明什么?好像是在考查第二段的内容,因为只有第二段出现了这两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专有名词。但是看完第二段后考生会发现整个第二自然段只是陈述了这两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例子,作者并没有论述引用这两个例子的原因。实际上,这两个例子所论证的观点是在第一段给出的。整个第二段只不过是用全段的篇幅来用例证论述第一段已提出的核心观点。这种文章的结构是现代比较时髦的文章结构,早在2002年的第一篇考研阅读文章中就出现了,后来在历年的考题中均有出现,比如出了这篇文章外,还有2003年第二篇文章第一段,2005年第一篇文章第一段,2006年第三篇文章第一段。
阅读该文章第一段:
Over the past century, all kinds of unfairness and discrimination have been condemned or made illegal. But one insidious form continues to thrive: alphabetism. This, for those as yet unaware of such a disadvantage, refers t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ose whose surnames begin with a letter in the lower half of the alphabet.
【错误思路】没有注意到段落中由but引起的结构上的变化,从而没有感觉到段落意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结果选择B(一种显著的偏见)与文章第一段的意思相悖。
【正确思路】考生应该非常敏锐的感觉到由先行的结构上的变化而昭示出来的意思上的变化。典型的新老观点对比型的文章,But承上启下,其前是老观点,歧视没有了;其后是新观点,一种新的歧视还在暗中存在。一定注意:这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述的观点。题目问的是AAAA和Zodiac两个出租汽车公司为什么被提到。第二段第一句话就提到了这两个公司,即“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a taxi firm called AAAA cars has a big advantage over Zodiac cars when customers thumb through their phone directories.”很明显,此句并没有提及这两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整个第二段也没有提到。答案只有在第一段中寻找。而第一段but后的观点正是作者想要通过整篇文章要说明的观点,即按字母顺序排序歧视依然是现在暗中滋长的一种歧视方式。而AAAA公司之所以比Zodiac公司更有优势的事实无非就是说明了这个观点。留意A选项说例子说明了它是一种被忽略的不公平。而overlooked inequality(被忽略的不公平)一词正是对原文insidious form〔暗中的(歧视)形式〕很好的改写。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形容词conspicuous(显著的),与原文insidious的意思相反。
【解题经验】在阅读文章第一段时,读到but一词就应该敏感地感觉到其后的内容是作者真正要说明的观点,而but前的内容只不过是作者为表述自己真正的观点所作的铺垫而已。抓住了这一点无疑就把握了文章的核心思想,整个第二段所说明的观点也就可以通过定位到but后的内容上来而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