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80个热点41-60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4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反映了农业工人、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指和土地优劣程度相联系的数量有等级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有级差地租Ⅰ(因土地肥沃程度或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具有不同的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绝对地租指因土地私有权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它由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2005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8题。)
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
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C.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BD】
资本主义地租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外,还有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等形式。所谓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矿山地租是采矿业资本家为使用矿山所在的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是指投资者为取得建筑用地而支付的地租。在实际建筑地段地租中,也同样包含着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成分。
土地虽然没有价值,但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息率。
44.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主要标志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统治地位。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独占生产和市场。
垄断的产生并没有消灭竞争,相反却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垄断统治下的竞争更为激烈。
45.垄断利润及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操纵的一种旨在保证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价格的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但是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6.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根据列宁的分析,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大经济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的领土分割完毕 (2006年单选题第22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ABC】
以上基本经济特征,在二战后有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变化,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