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硕士毕业的赵菱,最近一直在找工作。2012年12月的一个周末,她连续两天赶到武汉大学参加周末双选会,但只投出了3份简历。“每投出一份简历,薪酬期望下降100元,”她苦笑着说。4个月来,她的薪酬期望值从最初的5000元“调整”到3500元。看到同校通信专业的硕士最低工资要求是6000元,作为文科生的她感觉“自惭形秽”。
研究生一向被认为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但如今,“皇帝的女儿”也开始“愁嫁”了。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提供的统计数据,2009~2011年,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81.4%、81.5%、80.8%,分别比本科生高出2.3、1.3、0.2个百分比,就业优势呈走低趋势。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2012年9月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则认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已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该中心主任邱均平表示,对这样的结论“很多高校硕士生导师都有切身感受”。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和专科生的现象已持续多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信息显示,在该省2012年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3.95%,专科生为95.65%;研究生最低,为90.09%,已连续7年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为什么难?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全国东中西部10个省、区、市的数十所高校,在对近百名教育界人士、专家学者、用人单位和研究生的面对面访谈中发现,研究生就业难的苗头确已显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趋势,高端人才就业难的现象引人深思。
结构性就业难
“比别人多读了3年,多花了好几万学费、生活费,耽误了3年工作机会,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每月工资只比本科生多几百块钱,甚至还不如本科生,这研究生真是白读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岩感觉“压力山大”。
麦可思公司调查发现,截至2012年11月14日,被调查的2013届未签约大学毕业生中,超过六成认为求职压力大,其中研究生求职压力最大。与上一届同期调查相比,高职高专生求职压力基本持平,本科生下降6个百分点,但研究生的求职压力却上升了3个百分点。
根据本刊记者的调研,当前研究生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就业难,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专业、性别、院校等差异性特征。从地域看,中东部人才富集地就业相对难。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介绍说,研究生就业的跨区域性很强,流向十分集中,主要聚集在中东部发达地区,这部分地区的研究生人才已趋于饱和。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政府提供了不少岗位,却难以招到足够的研究生人才。
从专业看,文科专业就业相对难。“前程无忧”网校园招聘部2012年初对全国70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11年9~12月,毕业生收到录取通知的数量主要集中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工程类”、“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网络等工程类”、“财务/金融/管理/贸易科学类”等三大类专业。记者走访高校也发现,理工农等学科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较为理想,文史哲法等专业就业不容乐观。
从性别看,女硕士就业相对难。暨南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马钢说,毕业生就业市场可分为四类人群:男、女本科生和男、女研究生,其中女硕士竞争力相对最弱。暨南大学每年办理暂缓就业的学生中,女硕士占多数。本刊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男生,对已到婚育年龄的女生并不欢迎。而女硕士毕业时,多数正处于这一年龄段,在求职时也追求相对稳定、轻松的职业,造成竞争集中,就业难加剧。
从毕业院校与初始学历看,非“211”或“985”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难。一些研究生反映,一些用人单位宁愿选择学校好的本科生,放弃本科院校一般的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陈光说,一些省外用人单位曾表示没听说过他就读的学校而将他淘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王晶说,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本科必须是“211”或“985”院校,而自己本科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简历立即被退回。这种现象令一些研究生感到不公,认为受到了歧视。
需求不旺+渠道饱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张芳菲今年已投了三四十份简历,但只有不到1/4回了信。她告诉本刊记者:“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许多单位都在缩编,减少招人。很多同学虽然考下了很难考的注册会计师证,也进不了大公司。”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震荡,就业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需求量减少,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用人大户”吸纳岗位也很有限。需求不旺加之就业渠道饱和,导致研究生就业出现困难。
“今年,制造业、IT行业等受调控影响用人需求量下降;金融类国有企业招聘量没有增加,外资企业减少;第三产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缩量;光伏产业彻底‘没戏’。”同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徐迅表示,“这些直接影响到对研究生的招聘。”
“研究生起点较高,单位感到安排难度大,经济困难时期,研究生们的就业困难也更加明显”。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锋说,从部分企业前期招聘进程可以判断,今年毕业生就业市场有可能呈现“早高峰、早收工”的趋势,预计后期可能出现毕业生需求信息迅速减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张得志也表示:“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很可能在今年三四月份更加明显。”
与经济不利因素相叠加的,是传统就业渠道的饱和。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明章表示,“长期以来,研究生主要流向研究机构、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而近年来,我国正处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体制内就业渠道对研究生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这些用人单位的编制是刚性的,只有减员才能增加,不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扩张。”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经济、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研究生相对较容易就业,但冷门专业、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较难就业。尤其是女硕士、冷门专业博士、新开设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困难。
辽宁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鲁焱对本刊记者说,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但社会岗位的需求量却基本守恒,这导致学历市场贬值,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连年扩招+质量下滑
飞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渴求着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中国开始研究生规模扩招,当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2013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已达58.4万人,十年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数量及指导教师人数也迅速增长。教育部网站截至2012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共有797所,研究生导师人数26万余人。
研究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而培养质量却未得到相应提高。“现在的博士生水平跟上世纪80年代的硕士生差不多”,在邱均平看来,如今的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兴奋点和好奇心,对科研提不起兴趣,仅满足于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批判精神,也提不出什么问题,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研究生扩招也对师资队伍等提出了严峻挑战。2008年,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还有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而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就已属较高水平。
“扩招速度太快,超过了学校和导师的承受能力。有的导师校内外带的研究生多达几十个,许多导师还有行政职务,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管那么多学生?”邱均平说。
东南大学2012年上半年对2044名研究生的调查问卷发现,该校每周都与导师交流的学生仅有33.76%,40.66%的学生每月向导师汇报1~2次,19.81%的学生一学期向导师汇报1~2次,5.77%的学生和导师基本不见面。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一位导师教授众多弟子,质量参差不齐现象不可避免,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大幅降低,不被‘市场’看好也是必高期望值+低含金量“念了这么多年书,我不愿就低,希望找到挣得多、地位高的工作。”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一位研究生说出了这一群体的心声。部分研究生过高的期望值与较低的就职能力之间的落差,也是其就业难的内在因素。
尽管研究生的学历“含金量”不足,但在一些研究生眼里,学历依然是其高于本科生的“资本”。江苏省教育部门的最近调查显示,本科生的工薪期待底线是2695元,研究生则接近5000元。然而,这样的高期望值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同,一些企业负责人更倾向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生源多、姿态低,对工作岗位认可度和珍惜度较高,跳槽几率小一些。”
除了过高的期望值,部分研究生还缺乏求职训练,欠缺求职技巧。辽宁大学哲学系的梁强对本刊记者说:“我出去实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研究生,就连复印机正反面复印、写作申请办公用品的公文这样简单的工作都不会。“进入职场与在校不同,必须学会如何在职场上与人打交道,尽快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今年硕士毕业的张芳菲说:“但学校的就业指导只是教我们如何写求职简历这类简单的事情,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本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一些研究生已经开始“被迫”转变观念,在就业的地域、岗位、薪资要求等方面放宽标准。“许多以前看不上的企业,现在硕士们都排着队递简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肖凌云说。中山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鹏程则表示,现在很多同学处于“饥不择食”的状态,什么样的单位都会投一下。来自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数据更显示,今年有意向或者签约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研究生毕业生有了大幅度提高。
受访教育界人士认为,研究生就业难将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校长钟秉林对本刊记者说,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研究生培养投入,每生每年教育经费已达1.2万元,学术型研究生学费全免,专业型研究生交纳1/2或1/4学费。但研究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带来了过度教育、文凭贬值等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没有充分发挥,还有可能带来国家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受访业内人士和就业领域专家表示,一方面研究生应该“转观念”,另一方面政府、学校、老师、就业服务部门也要强化研判和分析,大力开展职业素养宣教、就业心态辅导,提供并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加强引导,出台鼓励政策,建立引导高端人才去西部、去基层的“绿色通道”,避免研究生出现待业人数累积扩大、啃老现象加剧、人才浪费等现象。
就业难“追问”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就业难苗头已经给出了警示——高校输出的“合格”研究生,有时并不被用人单位认同
东南大学2012年对2044名研究生的调查问卷发现,79.7%学生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原因是缓解就业压力或谋求理想的工作。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再加上扩招后导师疏于监管、毕业限制松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把学校当成了“游乐场”,“放羊”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班上几个女生,研究生三年就是在两台电脑中度过的,一边玩偷菜游戏、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还绣着十字绣。这样也能顺利毕业,编程能力不比本科生强多少。”贵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齐乐天这样说。
选拔标准“重分轻能”
“有的考生从本科二年级就开始进行考研复习,不参加实践活动甚至逃掉本专业的课;一些学校还用各种办法鼓励学生考研,以考研率作为招生资本,被戏称为‘考研集中营’。这使得研究生院中聚集了相当一部分‘职业考生’”。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明章这样描述部分研究生的“入口”状况。
硕士选拔标准决定生源质量,影响培养质量。然而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高校的研究生选拔标准“重分轻能”,难以实现“以才择人”。一些考研学生反映,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公共科目外语和政治占据了很大比重,这加重了考生负担,更挤占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重笔试、轻面试的现象,也在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现在国家统一分A、B区划定分数线,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报考人数多,可以实现差额复试,生源质量有保证;但一些知名度不高、报考人数不多的二、三流大学,本来上线的人数就少,没什么选择空间,为了完成招生名额,面试就只能走过场。”常州大学研究生部主任潘建波说,“‘宁滥勿缺’‘降低门槛’后进入的准硕士,本身素质就不达标,将来就业很可能问题多多。”
辽宁大学化学院每年招80多个硕士研究生,有近70%来自于“二流”高校。院长张向东说,这些学生的水平还是差了一点,的确让导师左右为难:在他们身上投入较多精力,会导致团队整体科研能力下降;只让他们做一些基础性或辅助性的工作,又无助于提高其能力水平。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两类。前者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后者则是教学和科研人才。“目前的考试制度,使得这两类研究生的生源难以在选拔阶段加以区分”。潘建波说,两者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录取标准,选拔方法也一样,都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学生究竟是适合钻研学术还是适合走向行业难以体现,不利于选拔出真正有学术潜力或专业能力的学生。
学以致用强于空谈理论
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过分强调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培养过程缺乏特色,导致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很难学以致用。专业设置与市场不接轨,这不仅难为了找工作的研究生,也急坏了找人才的用人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人事部经理李帅说:“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多年未变,有的教授还沿用多年前的教材,学科前沿成果没有及时引入教学。了解学科尖端和行业前沿的研究生,是越来越难招到了。”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使一些研究生在求职时劣势明显。辽宁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硕士生周文说:“我们学理论多,天天抠书本,研究别人写过的东西,实际操作的内容学不到,就业时特别尴尬。老师们还不如带着我们出去拍拍片子,增加‘实战经验’。找工作时,拿着作品总比空谈理论强得多。”
由于缺乏学校和导师的指导,不少硕士在读书期间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不痛不痒的实践机会。华南师范大学光学硕士何乔春研究生阶段只有一次实习:本校宿舍区日用品销售,负责约500间新生宿舍扫楼式销售,参与前期进货和售后处理。“我也想进一些专业对口的科研院所或者相关企业锻炼,但实在没门路。现在的实践经历,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在调研中接触到的一些研究生,专业课程较为繁重、导师要求较为严格,自己也争取了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尽管读研期间比较辛苦,但他们面对就业时更加自信、轻松。
“文学硕士的课程相对轻松,从研一起我就注意拓展课外知识和寻求实践机会”。湖北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张又琳说在导师推荐下,前三个学期就阅读了20多本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参与了武汉天河机场文化建设、大别山石头咀镇农民思想状况及家庭状态调查等多个项目,又自学了社会学、教育学、数学知识和数据分析软件使用等,研二时还到一家环保企业和一家基层土地储备中心实习。“现在面临就业,我的心态很平和,相信自己所学一定有用武之地。”
即将在今年毕业的郑宇航,是东北大学应用数学系研究生。早在2012年10月,他就顺利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我读的研究生是两年制,这一年多来导师始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从周一至周六,早八点到晚上九点半,大家不是在课堂就是在实验室。一入学我们就参加了研发虹膜识别系统、面像识别系统等前沿实验,除了数学知识外,还大量学习了计算机知识、经济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大负荷锤炼中,他找到了明确的就业目标,也赚到了求职的“本钱”。
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所学课程实用性更强,就业目标也更明确。辽宁大学法学专业硕士祁阳说:“我们入学时,就明确将来要做律师或法官,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周有4天全天8小时上课,课程量非常大,都是专题式的研究。还经常有法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到校来给我们作报告,帮我们树立法学逻辑思维。研二时,90%以上的同学都通过了司法考试。回头看这几年,觉得没有白学,对自身定位和未来职业发展更清晰了。”
硕士质量不能自说自话
“过去,研究生是‘物以稀为贵’,高校毕业一个社会吸收一个。‘进多少、出多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校不可动摇的‘生产理念’。”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对本刊记者说,“直到现在,能不能毕业还是高校说了算,但能不能就业绝对是社会说了算。研究生就业难苗头已经给出了警示——高校输出的‘合格’研究生,有时并不被用人单位认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康为茂说,一些不适合深造的本科生跻身研究生队伍,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或混日子,或到校外揽兼职、挣外快,目的功利,学风浮躁,缺乏真才实学,甚至难以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这些“不学无术”的学生,也能顺利毕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处境。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责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评价,而“自体评价”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社会评价机制的缺失,让硕士质量渐渐丧失来自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甚至是导师自身的认同:学生觉得硕士教育作用不大,家长觉得国内硕士含金量太低,用人单位觉得硕士生还不如本科生好使,导师觉得硕士水平比不过十年前的本专科生。”受访专家表示,当前环境下,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已经从“较单一的教学科研型人才”向“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辅”转变,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高校再也不能自说自话了。□
来自研究生们的建议
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接受采访的一些研究生建议,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发挥导师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完善就业指导培训,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首先,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助提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南开大学文学硕士张林建议,导师制应更灵活。如建立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度和导师组制度,让同学们共享导师资源,给予同学们学术研究方向的自由,开拓研究思维。
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生李霄鹏,希望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尽早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多关注学生的科研进程,营造更好的科研氛围;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前沿项目的立题与设计,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
其次,严格考核,确保学生培养质量。辽宁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陈辉建议,课程考核应改变现有以笔试为主的形式,以研究报告为主,以更充分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定期对研究生参加科研、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延迟就业,以改变现有“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
其三,增强实习实践环节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张合新建议,针对研究生就业专业性不如博士生,实用性不如本科生的情况,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导师指定的项目课题应更贴近实际,使知识技术更好地转为实际生产力。同时,高校应增加和企业之间合作,多向企业推介优秀学生实习实践,多给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或者进行考察等,以使学生更明确就业目标,及早确立职业规划。
其四,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全面提供就业服务。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赵明建议,高校应参照本科生,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同时及早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丰富的就业信息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合理设定就业目标研究生就业心态录——追求“一步到位”
“硕士学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中山大学档案学研究生林蔚已经毕业半年了,至今没有找到稳定工作。毕业后,她在赣南师范学院当过兼职辅导员,后来又给一个当企业销售主管的同学做私人助理,没有合同,月收入3000元,勉强维持生活。
“我喜欢做档案工作,不想浪费专业知识,所以找工作就集中在与档案相关的岗位。”林蔚一边干着临时工,一边积极地寻求新的机会。不久前,她看到云南丽江师范学院招档案学助教,尽管招聘期已过,但还是打电话去问了下。接下来,林蔚还要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面试一个辅导员岗位。
同样身为研究生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清在别人忙着找工作时,一心埋头考博。考博失败后再找工作时,发现“好工作已经被别人挑完了”。李清告诉记者:“我在学校里呆久了,不善于交际,口语不好,只能继续走学术道路,做做研究。”
这样的自我定位,使得她在求职过程中始终坚定地把简历投向大中专院校。“我本可以去初高中教书,但都放弃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会勉强去做。”李清最近进入一家三本院校任授课老师。“没有编制,合同每年一签,我随时能走。我还是要考博,争取到更好的院校里做研究工作。”
在调研中,本刊记者遇到了很多像林蔚和李清一样的研究生。他们年龄较大、期望较高,不甘心“将就”一份稳定工作,宁愿在一些临时岗位上打散工,以便于继续求职或申请读博,为“一步到位”而奋斗着。还有一些研究生“执著”地想进公务员系统或去能够提供编制的事业单位,认为这些岗位工作稳定、压力小、待遇较高。但实际上,只要他们能够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并不困难。
“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接触研究生群体可以感受到,他们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比本科生高,并且认为通过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人生阅历等都得到了提高,因而对工作地域、性质、薪酬等怀有比本科生更高的“期望值”,求职意向表现出“三大”、“三高”、“三不”的鲜明特点。
三“大”心态,即就业首选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多数研究生希望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记者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看到,贵州师范学院的招聘宣讲会上,学生反映非常平淡,仅有4人递交简历,许多学生表示不愿去西部。法学研究生常志飞说,自己曾在欠发达地区做过行政工作,工作不忙,但工资不高,也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机遇多、空间大,“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我再也不想回去过那种‘空虚’的生活”。
不少西部高校的研究生也想跳入一线城市。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刘倩说,她和很多同学都在努力找东部的工作。大机关和大企业也是研究生的首选,中山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何振东告诉记者,自己投简历的公司量少质高,都是知名大企业,如时代地产、南航、保利地产等。
三“高”心态,指的是求职过程中追求高稳定、高地位、高收入。受父母期望、社会导向等影响,多数研究生更希望找到“铁饭碗”,进入公务员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就业。今年暨南大学法学院两名研二学生以本科学历考取了省内公务员,最后为此办理了退学手续,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们的就业心态。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张清芳说,她的求职目标就是稳定有编制,“编制让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知道自己的未来”。贵州大学计信学院通信与信息专业研究生李治国则认为,体制内的工作社会地位高,“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感觉”。
三“不”心态,即就业不去基层、不去民企、不去创业。记者接触的多数研究生都不愿到基层就业,他们认为到基层可能会失去优越环境、高薪待遇、发展前景等,机会成本很大。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程苍岭2012年考取了贵阳市村官,但她表示这实属无奈,若考取本校辅导员,她将放弃村官岗位。“村官两年到期后还得面临抉择。父母也觉得本科毕业就可以当村官,何必要考研(微博),这不让人笑话吗?”
研究生普遍不愿创业、不敢创业。贵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李庆东在校时曾尝试创业,但他说这条路举步维艰,需要竞争力强的创业项目、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及极强的毅力。创业失败后,他被迫加入“求职大军”,表示今后不会再轻易尝试创业。而民企压力大、不稳定,则成为众多研究生的“垫底”选择。
“好像被硕士标签捧杀”
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研究生的求职期望并非不愿降低,但来自媒体、父母、朋友的异样眼光好似芒刺在背,“推”着他们不得不挺入“更好的行业”、“更高的收入”、“更体面的岗位”,感觉被硕士标签捧杀了,不知该何去何从。
钟情于档案工作的林蔚,父母在江西南丰养殖甲鱼,家庭年收入有几十万元。尽管父母没有给压力,但小县城出个研究生不容易,乡里乡亲非常关注她的工作情况。每次林蔚回答说在代课或者做助理、每个月两三千元时,得到的回应总是:“研究生毕业怎么给人打工啊?工资这么低啊?早知道不读研究生,直接跟你爸妈做生意才好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岩家境贫寒,父亲是工厂里的普通职工,母亲无业在家,上大学靠的是多方筹措和助学贷款,研究生学费也是靠自己兼职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我找工作时心理负担很重,总觉得必须找一个研究生该有的待遇。”李岩前后投了60多份简历,一个都没有成功。长时间求职无果,她有时候想“干脆回家算了”,但“一想到是家人的希望,自己只好又扛下来”。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虽然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好工作,但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硕士学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可现在实在不敢找一份与社会期望值出入太大的工作。”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求职中表现出与本科生一样的盲目,带着“饥不择食”、“随大流”、“广撒网、多捞鱼”等心态求职,缺乏明晰的自我定位、方向目标和求职规划。
“我们只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暨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郑勇这样总结一些研究生的就业规划。李岩也是这样,她开始找工作的时间比同学都要早,但没有明确目标,投过简历的单位既有科技公司,也有翻译公司、留学(微博)培训机构,还有初高中学校、大中专院校。“找工作太盲目了,每天跑得那么辛苦,都是做无用功。”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黄功城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时,看到同学们都去参加学校的招聘会,他也跟风跑招聘会、投简历,又担心会影响公务员考试复习。“求职时,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莽撞。”
“为什么路越走越难”
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种种挫折之后,一些未稳定就业研究生向记者抱怨,为什么书越读越多,路却越走越难?一些人埋怨,隐性歧视太多。
受访的未稳定就业女研究生,均表示遭遇过性别歧视。林蔚曾经“几乎”被广州的一所高校录取为档案馆职工,她顺利通过一次笔试和三次面试,还得到该馆馆长的赞许和校领导的肯定。“最终面试的三个人中,只让我去了档案馆实习。馆长告诉我没问题,最后只要走一下人事程序,让我回去等通知。结果馆长三四天后打电话给我,还是想要个男生,觉得我不合适这个岗位。”林蔚感到十分愤怒,也十分委屈。
这些未稳定就业的研究生的心态十分矛盾:想降低期望但不甘心降低期望,需要人关心又怕人关心,感觉不公但又无可奈何。□(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洋硕士怎样提高“含金量”
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近年来,大学毕业后走出国门求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为了与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在美国、德国、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他们看来,外国研究生入学的灵活性和授课的多样性,是激发他们研究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键,而考核严格带来的毕业压力则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一些国外高校还积极吸引业内成功人士授课,并由专业人士提供就业指导,对其明确从业目标、提高求职能力也有一定帮助。
“更像是一场辩论赛”
骐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先后向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申请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最终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三封推荐信、个人简历、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成绩单、GRE和托福成绩以及一篇文章陈述自己申请的优劣势和研究规划。她告诉记者,本科成绩单和GRE、托福成绩一般只做参考,美国大学更看重的是专业背景、个人经历和研究规划。“申请过程就像找对象。每次申请失败,我都会调整自己,重新审视一下自我定位。”张宇骐说,“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申请过程中,我的一些想法慢慢成熟起来,自己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明晰。”
为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国外高校采取了一些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主动表达观点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英国拉夫堡大学计算机编程专业研究生陈晓薇的班上只有10个人,上课很灵活,学院会买来小饼干、咖啡等,大家边吃边讨论。“和国内‘教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明确分工’不同,我们更像是一场辩论赛。学生先讲自己的作品进度、设计情况,其他同学会想方设法挑你的毛病,大家一直都在争吵,很有趣,思想就在不断碰撞中摩擦出火花来。”
毕业于沈阳鲁迅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的李冉,通过申请获得了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告诉记者,大学四年她基本上都是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所以很擅长设计图纸。“到德国后才发现教授根本不看重这个。他们看重的是手工模型,而且要求每次作业至少做3个。院里面有各种模型制作的工作室,像纸壳工作室、木头工作室、金属工作室等,用什么材质做都可以,还可以进行喷漆等艺术加工,精细一些的模型要做一个月。”李冉说,“动手做模型比电脑画图纸更难,不过也更有趣。”
“能毕业才算本事”
“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能不能顺利毕业都还不知道呢。能入学不算本事,能毕业才算本事。”李冉告诉记者。
李冉说,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课程考核大多以做演讲或写论文为主,可以不去听课,只要考核能通过。但是考核十分严格,经常翘课的学生通常很难通过。李冉第一学期选修了哲学课,期末要求以哲学史为题目做一篇演讲,半小时左右,因为刚开始对德语不熟悉,课程知识点把握得不太好,教授给了个“不合格”,只好第二个学期又重头学习。
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后,身边发生的一些“挂科”案例经常让张宇骐胆战心惊。“有一次‘投资风险管理’的教授布置了一篇课程论文要求分析一个案例,几个人一组合作。一个女同学带的小组从网上买了些材料,改头换面后交上去被发现了。”张宇骐说,“教授震怒了,立刻通知学校的荣誉委员会,把这组同学一个个叫过去询问,结果都被取消了课程成绩。”
陈晓薇说:“学习氛围的形成,关键在于考试很严格。在英国如果作弊,会计入诚信档案,直接就是不及格,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写论文,如果直接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却不标注出来,一旦被发现也会算作弊处理,相当于论文白写,哪怕100句话里,99句都是自己的。”
美国的高校一般实行研究生淘汰制,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因为挂科、抄袭或不能通过论文答辩而拿不到学位。张宇骐说,每年取得学位的只占到毕业人数的2/3,哈佛、耶鲁、约翰·霍普金斯这样的名校淘汰率更高。“在我们专业,每年都会有一些人不能毕业,要么延期,要么放弃。”张宇骐说,“所以我们只好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懈怠。目的就是一个——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行家带着看门道”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几名留学(微博)生说,他们所在高校的授课老师的构成比较多样化,与行业、实践结合比较紧密;而小班教学,也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展现空间,甚至有些课堂上,学生说得比老师还多。
“像我们金融学专业,有近一半的课程是来自财政部、美联储、证监会的官员以及一些500强企业的高管给我们上的”,张宇骐说,“与一些潜心做研究的教授不一样,这些‘资深业内人士’经常会把一些案例讲得特别生动,跟听故事一样,有的甚至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不但能够带着我们看看行业里头的门道,还能告诉我们,如果毕业后要想进入这一行,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李冉向记者介绍,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设置了专门的讨论课,邀请知名建筑师、企业家、艺术家等来到课堂和大家讨论各种问题,一个学期有六七次,都是根据嘉宾的时间临时安排的。有一堂课让李冉印象很深刻。
“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德国的一家建筑事务所的老板,让我们为德国的斯图加特市设计城市博物馆,她亲自开车带我们去这座城市实地考察,还参观了该市里的其他博物馆。当时斯图加特真的是要建城市博物馆,对外进行招标,而这名老师的建筑事务所也参与了竞标。”
为帮助研究生提高求职能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置了“职业服务中心”,员工都是在一些行业里面干了很多年的人士,可以帮助学生改简历,进行一些模拟面试。“这些都免费,提前预约即可。我上次去时,‘面试官’是一名有5年证券从业经历的女士,她点出了我面试时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发扬,有哪些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教我如何突出自己能够为应聘公司创造的价值。找工作的时候都派上用场了。行家给的指点就是不一样。”张宇骐说。□(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名师们的人才“推销经”
“教育是个‘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不是一个模子造好后就能生产出一批产品,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关照”
在一些研究生体会越来越大的求职压力的同时,另一些研究生却心中不慌、就业不难。导师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些导师在学生入学、培养、毕业等各环节,都给予了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一些高校名师,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畅谈了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经”和高端人才的“推销经”。
劝退不合格研究生
采访中多位导师认为,尽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仍要严把入口关。他们通过试前沟通、面试等渠道,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与导师合作的基础,避免录取不适合读研、“高分低能”等不易就业的考生。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邱雅芬告诉记者,研究生入学考试过程中,她会根据当前业内的就业要求,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相关素质和潜力。例如口语不好的日语专业学生就业将十分困难,她会建议这类学生不要耽误时间,放弃读研,另谋出路。邱雅芬说:“有的导师认为劝学生放弃考研(微博)很残忍,但我觉得不合格的学生招进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更残忍。”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丘志力也会在考前与报考自己的学生充分沟通,通过电话、电邮等方式,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偏好。比如宝石学不是象牙塔内的研究,必须学以致用;培养目标不是珠宝鉴定师,不是为了谋生,希望学生能站在产业最前沿,成为行业精英,带领行业前进。他还着意招收一些有创造力、有思想力、有事业导向而非职业导向的学生。
丘志力认为,学生和导师是学术共同体,乃至人生共同体。导师不是招学生,而是寻找未来的合作者;学生也不是找说教者,而是寻找指引自己打开未来大门的引路人。导师与研究生应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判断能否成为合作者、学术共同体,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围绕就业因材施教
受访导师表示,当前研究生培养体制下,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都要走向工作岗位,在学术上继续发展的仍是少数。因此,导师们在校期间均围绕就业,根据学科特点、市场需求、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等,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注重专业学习指导,提高研究生质量。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学导师杨昌儒的学生每年都能全部就业,他认为专业能力强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自然竞争力较强。因此他对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严格,每学期开一份书单,每周末召开读书会,检查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讨论社会热点,每学期指导学生做一次专题调研,写作调研报告。
东北大学数学系教授张祥德从学生被录取开始,就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暑期阅读和学习;入学后,他从网上下载或自掏腰包购买最新的英文原版书籍提供给学生,每年为此花费数千元。
——紧跟市场需求,教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丘志力的研究生遍布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顶级珠宝玉石拍卖行等用人单位,他的“法宝”在于将课本知识与产业前沿及瓶颈充分融合,让学生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行业视角。
得益于大量的社会兼职,丘志力十分了解产业发展动向,如目前珠宝产业中很多老板关注的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问题,他会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探讨如何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张祥德在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基础上,为研究生拓展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信息安全等相关前沿技术,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综合优势,每年都能在毕业前实现100%就业。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充实就业资本。邱雅芬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高职代课、做兼职老师等,因为有授课经验的学生求职优势十分明显。邱雅芬还经常与学生们谈论日本用人单位的特点和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为学生创造与日本人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合作的机会,并邀请一些人力资源公司的专家向学生讲授日本用人单位的简历技巧和面试礼仪。
——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多位导师表示,一个好导师必须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尽早规划未来走向。丘志力会在不同阶段和学生进行不同的交流,逐步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并对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如果是科研和教学,就让他站在科研前沿;如果是就业和应用,就让他站在产业前沿。
“例如一名学生对文物感兴趣,我就引导他参与了许多文物研究,指导他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结果故宫博物院对他的研究课题很感兴趣,就录用了他。”杨昌儒认为,教育是个“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不是一个模子造好后就能生产出一批产品,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关照。
学生、导师和企业共赢
当前部分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和本科生一样的盲目性,对此受访导师们均有意识地向研究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定位期望值。
邱雅芬说,近年来她一直着意向研究生灌输一些就业理念,比如在班上与学生讨论就业趋势,给他们“泼点冷水”,不要将期望值定得过高,建议他们在学习之余设计未来走向;她还单独约谈研究生,解析日语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分析他们的情况,建议大家“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多做尝试。
一些导师还以毕业论文为抓手,引导学生的论文方向和求职方向有机结合,提前做好学术准备,经受用人单位的检验。本刊记者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看到,丘志力建议研究生周永哲在论文中加入与产业市场相关的内容。“这会对学生找工作大有帮助。”丘志力说。
为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部分导师和一些用人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如高校、人才中介机构及企业等,由此获取信息、推荐学生。此外,受访导师均兼有不少校外职务,因而更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推荐就业。
丘志力身兼广东省黄金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项社会职务,他认为:“要让学生上位,导师必须先能上位。”他与业内众多老板建立职业联系,并推荐研究生就业。
他也会告诫每名学生,到用人单位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给学院“抹黑”。“你们的表现直接关系着师弟师妹的就业”。他说,“导师作为供应商,必须为用户负责,不仅要了解学生,也要了解客户端需求,最终实现学生、导师和企业的共赢。”
推荐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很可能在今年三四月份更加明显。
即将硕士毕业的赵菱,最近一直在找工作。2012年12月的一个周末,她连续两天赶到武汉大学参加周末双选会,但只投出了3份简历。
“每投出一份简历,薪酬期望下降100元,”她苦笑着说。4个月来,她的薪酬期望值从最初的5000元“调整”到3500元。看到同校通信专业的硕士最低工资要求是6000元,作为文科生的她感觉“自惭形秽”。
研究生一向被认为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但如今,“皇帝的女儿”也开始“愁嫁”了。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提供的统计数据,2009~2011年,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81.4%、81.5%、80.8%,分别比本科生高出2.3、1.3、0.2个百分比,就业优势呈走低趋势。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2012年9月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则认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已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该中心主任邱均平表示,对这样的结论“很多高校硕士生导师都有切身感受”。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和专科生的现象已持续多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信息显示,在该省2012年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3.95%,专科生为95.65%;研究生最低,为90.09%,已连续7年不如专科生。
研究生就业,为什么难?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全国东中西部10个省、区、市的数十所高校,在对近百名教育界人士、专家学者、用人单位和研究生的面对面访谈中发现,研究生就业难的苗头确已显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趋势,高端人才就业难的现象引人深思。
结构性就业难
“比别人多读了3年,多花了好几万学费、生活费,耽误了3年工作机会,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每月工资只比本科生多几百块钱,甚至还不如本科生,这研究生真是白读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岩感觉“压力山大”。
麦可思公司调查发现,截至2012年11月14日,被调查的2013届未签约大学毕业生中,超过六成认为求职压力大,其中研究生求职压力最大。与上一届同期调查相比,高职高专生求职压力基本持平,本科生下降6个百分点,但研究生的求职压力却上升了3个百分点。
根据本刊记者的调研,当前研究生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就业难,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专业、性别、院校等差异性特征。
从地域看,中东部人才富集地就业相对难。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介绍说,研究生就业的跨区域性很强,流向十分集中,主要聚集在中东部发达地区,这部分地区的研究生人才已趋于饱和。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政府提供了不少岗位,却难以招到足够的研究生人才。
从专业看,文科专业就业相对难。“前程无忧”网校园招聘部2012年初对全国70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11年9~12月,毕业生收到录取通知的数量主要集中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工程类”、“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网络等工程类”、“财务/金融/管理/贸易科学类”等三大类专业。记者走访高校也发现,理工农等学科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较为理想,文史哲法等专业就业不容乐观。
从性别看,女硕士就业相对难。暨南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马钢说,毕业生就业市场可分为四类人群:男、女本科生和男、女研究生,其中女硕士竞争力相对最弱。暨南大学每年办理暂缓就业的学生中,女硕士占多数。本刊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男生,对已到婚育年龄的女生并不欢迎。而女硕士毕业时,多数正处于这一年龄段,在求职时也追求相对稳定、轻松的职业,造成竞争集中,就业难加剧。
从毕业院校与初始学历看,非“211”或“985”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难。一些研究生反映,一些用人单位宁愿选择学校好的本科生,放弃本科院校一般的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陈光说,一些省外用人单位曾表示没听说过他就读的学校而将他淘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王晶说,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本科必须是“211”或“985”院校,而自己本科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简历立即被退回。这种现象令一些研究生感到不公,认为受到了歧视。
需求不旺+渠道饱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张芳菲今年已投了三四十份简历,但只有不到1/4回了信。她告诉本刊记者:“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许多单位都在缩编,减少招人。很多同学虽然考下了很难考的注册会计师证,也进不了大公司。”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震荡,就业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需求量减少,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用人大户”吸纳岗位也很有限。需求不旺加之就业渠道饱和,导致研究生就业出现困难。
“今年,制造业、IT行业等受调控影响用人需求量下降;金融类国有企业招聘量没有增加,外资企业减少;第三产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缩量;光伏产业彻底‘没戏’。”同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徐迅表示,“这些直接影响到对研究生的招聘。”
“研究生起点较高,单位感到安排难度大,经济困难时期,研究生们的就业困难也更加明显”。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锋说,从部分企业前期招聘进程可以判断,今年毕业生就业市场有可能呈现“早高峰、早收工”的趋势,预计后期可能出现毕业生需求信息迅速减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张得志也表示:“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很可能在今年三四月份更加明显。”
与经济不利因素相叠加的,是传统就业渠道的饱和。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明章表示,“长期以来,研究生主要流向研究机构、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而近年来,我国正处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体制内就业渠道对研究生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这些用人单位的编制是刚性的,只有减员才能增加,不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扩张。”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经济、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研究生相对较容易就业,但冷门专业、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较难就业。尤其是女硕士、冷门专业博士、新开设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困难。
辽宁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鲁焱对本刊记者说,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但社会岗位的需求量却基本守恒,这导致学历市场贬值,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连年扩招+质量下滑
飞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渴求着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中国开始研究生规模扩招,当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2013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已达58.4万人,十年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数量及指导教师人数也迅速增长。教育部网站截至2012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共有797所,研究生导师人数26万余人。
研究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而培养质量却未得到相应提高。“现在的博士生水平跟上世纪80年代的硕士生差不多”,在邱均平看来,如今的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兴奋点和好奇心,对科研提不起兴趣,仅满足于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批判精神,也提不出什么问题,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研究生扩招也对师资队伍等提出了严峻挑战。2008年,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还有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而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就已属较高水平。
“扩招速度太快,超过了学校和导师的承受能力。有的导师校内外带的研究生多达几十个,许多导师还有行政职务,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管那么多学生?”邱均平说。
东南大学2012年上半年对2044名研究生的调查问卷发现,该校每周都与导师交流的学生仅有33.76%,40.66%的学生每月向导师汇报1~2次,19.81%的学生一学期向导师汇报1~2次,5.77%的学生和导师基本不见面。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一位导师教授众多弟子,质量参差不齐现象不可避免,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大幅降低,不被‘市场’看好也是必高期望值+低含金量
“念了这么多年书,我不愿就低,希望找到挣得多、地位高的工作。”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一位研究生说出了这一群体的心声。部分研究生过高的期望值与较低的就职能力之间的落差,也是其就业难的内在因素。
尽管研究生的学历“含金量”不足,但在一些研究生眼里,学历依然是其高于本科生的“资本”。江苏省教育部门的最近调查显示,本科生的工薪期待底线是2695元,研究生则接近5000元。然而,这样的高期望值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同,一些企业负责人更倾向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生源多、姿态低,对工作岗位认可度和珍惜度较高,跳槽几率小一些。”
除了过高的期望值,部分研究生还缺乏求职训练,欠缺求职技巧。辽宁大学哲学系的梁强对本刊记者说:“我出去实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研究生,就连复印机正反面复印、写作申请办公用品的公文这样简单的工作都不会。”
“进入职场与在校不同,必须学会如何在职场上与人打交道,尽快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今年硕士毕业的张芳菲说:“但学校的就业指导只是教我们如何写求职简历这类简单的事情,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本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一些研究生已经开始“被迫”转变观念,在就业的地域、岗位、薪资要求等方面放宽标准。“许多以前看不上的企业,现在硕士们都排着队递简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肖凌云说。中山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鹏程则表示,现在很多同学处于“饥不择食”的状态,什么样的单位都会投一下。来自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数据更显示,今年有意向或者签约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研究生毕业生有了大幅度提高。
受访教育界人士认为,研究生就业难将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校长钟秉林对本刊记者说,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研究生培养投入,每生每年教育经费已达1.2万元,学术型研究生学费全免,专业型研究生交纳1/2或1/4学费。但研究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带来了过度教育、文凭贬值等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没有充分发挥,还有可能带来国家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受访业内人士和就业领域专家表示,一方面研究生应该“转观念”,另一方面政府、学校、老师、就业服务部门也要强化研判和分析,大力开展职业素养宣教、就业心态辅导,提供并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加强引导,出台鼓励政策,建立引导高端人才去西部、去基层的“绿色通道”,避免研究生出现待业人数累积扩大、啃老现象加剧、人才浪费等现象。
(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就业难“追问”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就业难苗头已经给出了警示——高校输出的“合格”研究生,有时并不被用人单位认同
东南大学2012年对2044名研究生的调查问卷发现,79.7%学生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原因是缓解就业压力或谋求理想的工作。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再加上扩招后导师疏于监管、毕业限制松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把学校当成了“游乐场”,“放羊”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班上几个女生,研究生三年就是在两台电脑中度过的,一边玩偷菜游戏、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还绣着十字绣。这样也能顺利毕业,编程能力不比本科生强多少。”贵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齐乐天这样说。
选拔标准“重分轻能”
“有的考生从本科二年级就开始进行考研(微博)复习,不参加实践活动甚至逃掉本专业的课;一些学校还用各种办法鼓励学生考研,以考研率作为招生资本,被戏称为‘考研集中营’。这使得研究生院中聚集了相当一部分‘职业考生’”。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明章这样描述部分研究生的“入口”状况。
硕士选拔标准决定生源质量,影响培养质量。然而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高校的研究生选拔标准“重分轻能”,难以实现“以才择人”。一些考研学生反映,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公共科目外语和政治占据了很大比重,这加重了考生负担,更挤占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
重笔试、轻面试的现象,也在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现在国家统一分A、B区划定分数线,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报考人数多,可以实现差额复试,生源质量有保证;但一些知名度不高、报考人数不多的二、三流大学,本来上线的人数就少,没什么选择空间,为了完成招生名额,面试就只能走过场。”常州大学研究生部主任潘建波说,“‘宁滥勿缺’‘降低门槛’后进入的准硕士,本身素质就不达标,将来就业很可能问题多多。”
辽宁大学化学院每年招80多个硕士研究生,有近70%来自于“二流”高校。院长张向东说,这些学生的水平还是差了一点,的确让导师左右为难:在他们身上投入较多精力,会导致团队整体科研能力下降;只让他们做一些基础性或辅助性的工作,又无助于提高其能力水平。
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两类。前者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后者则是教学和科研人才。“目前的考试制度,使得这两类研究生的生源难以在选拔阶段加以区分”。潘建波说,两者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录取标准,选拔方法也一样,都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学生究竟是适合钻研学术还是适合走向行业难以体现,不利于选拔出真正有学术潜力或专业能力的学生。
学以致用强于空谈理论
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过分强调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培养过程缺乏特色,导致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很难学以致用。专业设置与市场不接轨,这不仅难为了找工作的研究生,也急坏了找人才的用人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人事部经理李帅说:“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多年未变,有的教授还沿用多年前的教材,学科前沿成果没有及时引入教学。了解学科尖端和行业前沿的研究生,是越来越难招到了。”
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使一些研究生在求职时劣势明显。辽宁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硕士生周文说:“我们学理论多,天天抠书本,研究别人写过的东西,实际操作的内容学不到,就业时特别尴尬。老师们还不如带着我们出去拍拍片子,增加‘实战经验’。找工作时,拿着作品总比空谈理论强得多。”
由于缺乏学校和导师的指导,不少硕士在读书期间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不痛不痒的实践机会。华南师范大学光学硕士何乔春研究生阶段只有一次实习:本校宿舍区日用品销售,负责约500间新生宿舍扫楼式销售,参与前期进货和售后处理。“我也想进一些专业对口的科研院所或者相关企业锻炼,但实在没门路。现在的实践经历,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在调研中接触到的一些研究生,专业课程较为繁重、导师要求较为严格,自己也争取了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尽管读研期间比较辛苦,但他们面对就业时更加自信、轻松。
“文学硕士的课程相对轻松,从研一起我就注意拓展课外知识和寻求实践机会”。湖北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张又琳说在导师推荐下,前三个学期就阅读了20多本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参与了武汉天河机场文化建设、大别山石头咀镇农民思想状况及家庭状态调查等多个项目,又自学了社会学、教育学、数学知识和数据分析软件使用等,研二时还到一家环保企业和一家基层土地储备中心实习。“现在面临就业,我的心态很平和,相信自己所学一定有用武之地。”
即将在今年毕业的郑宇航,是东北大学应用数学系研究生。早在2012年10月,他就顺利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我读的研究生是两年制,这一年多来导师始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从周一至周六,早八点到晚上九点半,大家不是在课堂就是在实验室。一入学我们就参加了研发虹膜识别系统、面像识别系统等前沿实验,除了数学知识外,还大量学习了计算机知识、经济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大负荷锤炼中,他找到了明确的就业目标,也赚到了求职的“本钱”。
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所学课程实用性更强,就业目标也更明确。辽宁大学法学专业硕士祁阳说:“我们入学时,就明确将来要做律师或法官,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周有4天全天8小时上课,课程量非常大,都是专题式的研究。还经常有法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到校来给我们作报告,帮我们树立法学逻辑思维。研二时,90%以上的同学都通过了司法考试。回头看这几年,觉得没有白学,对自身定位和未来职业发展更清晰了。”
硕士质量不能自说自话
“过去,研究生是‘物以稀为贵’,高校毕业一个社会吸收一个。‘进多少、出多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校不可动摇的‘生产理念’。”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对本刊记者说,“直到现在,能不能毕业还是高校说了算,但能不能就业绝对是社会说了算。研究生就业难苗头已经给出了警示——高校输出的‘合格’研究生,有时并不被用人单位认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康为茂说,一些不适合深造的本科生跻身研究生队伍,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或混日子,或到校外揽兼职、挣外快,目的功利,学风浮躁,缺乏真才实学,甚至难以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这些“不学无术”的学生,也能顺利毕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处境。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责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评价,而“自体评价”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社会评价机制的缺失,让硕士质量渐渐丧失来自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甚至是导师自身的认同:学生觉得硕士教育作用不大,家长觉得国内硕士含金量太低,用人单位觉得硕士生还不如本科生好使,导师觉得硕士水平比不过十年前的本专科生。”
受访专家表示,当前环境下,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已经从“较单一的教学科研型人才”向“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辅”转变,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高校再也不能自说自话了。□
(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来自研究生们的建议
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接受采访的一些研究生建议,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发挥导师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完善就业指导培训,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首先,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助提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南开大学文学硕士张林建议,导师制应更灵活。如建立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度和导师组制度,让同学们共享导师资源,给予同学们学术研究方向的自由,开拓研究思维。
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生李霄鹏,希望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尽早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多关注学生的科研进程,营造更好的科研氛围;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前沿项目的立题与设计,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
其次,严格考核,确保学生培养质量。辽宁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陈辉建议,课程考核应改变现有以笔试为主的形式,以研究报告为主,以更充分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定期对研究生参加科研、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延迟就业,以改变现有“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
其三,增强实习实践环节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张合新建议,针对研究生就业专业性不如博士生,实用性不如本科生的情况,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导师指定的项目课题应更贴近实际,使知识技术更好地转为实际生产力。同时,高校应增加和企业之间合作,多向企业推介优秀学生实习实践,多给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或者进行考察等,以使学生更明确就业目标,及早确立职业规划。
其四,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全面提供就业服务。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赵明建议,高校应参照本科生,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同时及早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丰富的就业信息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合理设定就业目标研究生就业心态录——追求“一步到位”
“硕士学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
中山大学档案学研究生林蔚已经毕业半年了,至今没有找到稳定工作。毕业后,她在赣南师范学院当过兼职辅导员,后来又给一个当企业销售主管的同学做私人助理,没有合同,月收入3000元,勉强维持生活。
“我喜欢做档案工作,不想浪费专业知识,所以找工作就集中在与档案相关的岗位。”林蔚一边干着临时工,一边积极地寻求新的机会。不久前,她看到云南丽江师范学院招档案学助教,尽管招聘期已过,但还是打电话去问了下。接下来,林蔚还要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面试一个辅导员岗位。
同样身为研究生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清在别人忙着找工作时,一心埋头考博。考博失败后再找工作时,发现“好工作已经被别人挑完了”。李清告诉记者:“我在学校里呆久了,不善于交际,口语不好,只能继续走学术道路,做做研究。”
这样的自我定位,使得她在求职过程中始终坚定地把简历投向大中专院校。“我本可以去初高中教书,但都放弃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会勉强去做。”李清最近进入一家三本院校任授课老师。“没有编制,合同每年一签,我随时能走。我还是要考博,争取到更好的院校里做研究工作。”
在调研中,本刊记者遇到了很多像林蔚和李清一样的研究生。他们年龄较大、期望较高,不甘心“将就”一份稳定工作,宁愿在一些临时岗位上打散工,以便于继续求职或申请读博,为“一步到位”而奋斗着。还有一些研究生“执著”地想进公务员系统或去能够提供编制的事业单位,认为这些岗位工作稳定、压力小、待遇较高。但实际上,只要他们能够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并不困难。
“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接触研究生群体可以感受到,他们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比本科生高,并且认为通过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人生阅历等都得到了提高,因而对工作地域、性质、薪酬等怀有比本科生更高的“期望值”,求职意向表现出“三大”、“三高”、“三不”的鲜明特点。
三“大”心态,即就业首选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多数研究生希望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记者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看到,贵州师范学院的招聘宣讲会上,学生反映非常平淡,仅有4人递交简历,许多学生表示不愿去西部。法学研究生常志飞说,自己曾在欠发达地区做过行政工作,工作不忙,但工资不高,也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机遇多、空间大,“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我再也不想回去过那种‘空虚’的生活”。
不少西部高校的研究生也想跳入一线城市。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刘倩说,她和很多同学都在努力找东部的工作。大机关和大企业也是研究生的首选,中山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何振东告诉记者,自己投简历的公司量少质高,都是知名大企业,如时代地产、南航、保利地产等。
三“高”心态,指的是求职过程中追求高稳定、高地位、高收入。受父母期望、社会导向等影响,多数研究生更希望找到“铁饭碗”,进入公务员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就业。今年暨南大学法学院两名研二学生以本科学历考取了省内公务员,最后为此办理了退学手续,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们的就业心态。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张清芳说,她的求职目标就是稳定有编制,“编制让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知道自己的未来”。贵州大学计信学院通信与信息专业研究生李治国则认为,体制内的工作社会地位高,“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感觉”。
三“不”心态,即就业不去基层、不去民企、不去创业。记者接触的多数研究生都不愿到基层就业,他们认为到基层可能会失去优越环境、高薪待遇、发展前景等,机会成本很大。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程苍岭2012年考取了贵阳市村官,但她表示这实属无奈,若考取本校辅导员,她将放弃村官岗位。“村官两年到期后还得面临抉择。父母也觉得本科毕业就可以当村官,何必要考研(微博),这不让人笑话吗?”
研究生普遍不愿创业、不敢创业。贵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李庆东在校时曾尝试创业,但他说这条路举步维艰,需要竞争力强的创业项目、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及极强的毅力。创业失败后,他被迫加入“求职大军”,表示今后不会再轻易尝试创业。而民企压力大、不稳定,则成为众多研究生的“垫底”选择。
“好像被硕士标签捧杀”
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研究生的求职期望并非不愿降低,但来自媒体、父母、朋友的异样眼光好似芒刺在背,“推”着他们不得不挺入“更好的行业”、“更高的收入”、“更体面的岗位”,感觉被硕士标签捧杀了,不知该何去何从。
钟情于档案工作的林蔚,父母在江西南丰养殖甲鱼,家庭年收入有几十万元。尽管父母没有给压力,但小县城出个研究生不容易,乡里乡亲非常关注她的工作情况。每次林蔚回答说在代课或者做助理、每个月两三千元时,得到的回应总是:“研究生毕业怎么给人打工啊?工资这么低啊?早知道不读研究生,直接跟你爸妈做生意才好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岩家境贫寒,父亲是工厂里的普通职工,母亲无业在家,上大学靠的是多方筹措和助学贷款,研究生学费也是靠自己兼职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我找工作时心理负担很重,总觉得必须找一个研究生该有的待遇。”李岩前后投了60多份简历,一个都没有成功。长时间求职无果,她有时候想“干脆回家算了”,但“一想到是家人的希望,自己只好又扛下来”。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虽然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好工作,但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硕士学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可现在实在不敢找一份与社会期望值出入太大的工作。”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求职中表现出与本科生一样的盲目,带着“饥不择食”、“随大流”、“广撒网、多捞鱼”等心态求职,缺乏明晰的自我定位、方向目标和求职规划。
“我们只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暨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郑勇这样总结一些研究生的就业规划。李岩也是这样,她开始找工作的时间比同学都要早,但没有明确目标,投过简历的单位既有科技公司,也有翻译公司、留学(微博)培训机构,还有初高中学校、大中专院校。“找工作太盲目了,每天跑得那么辛苦,都是做无用功。”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黄功城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时,看到同学们都去参加学校的招聘会,他也跟风跑招聘会、投简历,又担心会影响公务员考试复习。“求职时,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莽撞。”
“为什么路越走越难”
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种种挫折之后,一些未稳定就业研究生向记者抱怨,为什么书越读越多,路却越走越难?一些人埋怨,隐性歧视太多。
受访的未稳定就业女研究生,均表示遭遇过性别歧视。林蔚曾经“几乎”被广州的一所高校录取为档案馆职工,她顺利通过一次笔试和三次面试,还得到该馆馆长的赞许和校领导的肯定。“最终面试的三个人中,只让我去了档案馆实习。馆长告诉我没问题,最后只要走一下人事程序,让我回去等通知。结果馆长三四天后打电话给我,还是想要个男生,觉得我不合适这个岗位。”林蔚感到十分愤怒,也十分委屈。
这些未稳定就业的研究生的心态十分矛盾:想降低期望但不甘心降低期望,需要人关心又怕人关心,感觉不公但又无可奈何。□(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洋硕士怎样提高“含金量”
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近年来,大学毕业后走出国门求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为了与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在美国、德国、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他们看来,外国研究生入学的灵活性和授课的多样性,是激发他们研究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键,而考核严格带来的毕业压力则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一些国外高校还积极吸引业内成功人士授课,并由专业人士提供就业指导,对其明确从业目标、提高求职能力也有一定帮助。
“更像是一场辩论赛”
张宇骐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先后向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申请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最终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三封推荐信、个人简历、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成绩单、GRE和托福成绩以及一篇文章陈述自己申请的优劣势和研究规划。她告诉记者,本科成绩单和GRE、托福成绩一般只做参考,美国大学更看重的是专业背景、个人经历和研究规划。
“申请过程就像找对象。每次申请失败,我都会调整自己,重新审视一下自我定位。”张宇骐说,“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申请过程中,我的一些想法慢慢成熟起来,自己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明晰。”
为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国外高校采取了一些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主动表达观点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英国拉夫堡大学计算机编程专业研究生陈晓薇的班上只有10个人,上课很灵活,学院会买来小饼干、咖啡等,大家边吃边讨论。“和国内‘教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明确分工’不同,我们更像是一场辩论赛。学生先讲自己的作品进度、设计情况,其他同学会想方设法挑你的毛病,大家一直都在争吵,很有趣,思想就在不断碰撞中摩擦出火花来。”
本科毕业于沈阳鲁迅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的李冉,通过申请获得了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告诉记者,大学四年她基本上都是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所以很擅长设计图纸。“到德国后才发现教授根本不看重这个。他们看重的是手工模型,而且要求每次作业至少做3个。院里面有各种模型制作的工作室,像纸壳工作室、木头工作室、金属工作室等,用什么材质做都可以,还可以进行喷漆等艺术加工,精细一些的模型要做一个月。”李冉说,“动手做模型比电脑画图纸更难,不过也更有趣。”
“能毕业才算本事”
“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能不能顺利毕业都还不知道呢。能入学不算本事,能毕业才算本事。”李冉告诉记者。
李冉说,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课程考核大多以做演讲或写论文为主,可以不去听课,只要考核能通过。但是考核十分严格,经常翘课的学生通常很难通过。李冉第一学期选修了哲学课,期末要求以哲学史为题目做一篇演讲,半小时左右,因为刚开始对德语不熟悉,课程知识点把握得不太好,教授给了个“不合格”,只好第二个学期又重头学习。
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后,身边发生的一些“挂科”案例经常让张宇骐胆战心惊。“有一次‘投资风险管理’的教授布置了一篇课程论文要求分析一个案例,几个人一组合作。一个女同学带的小组从网上买了些材料,改头换面后交上去被发现了。”张宇骐说,“教授震怒了,立刻通知学校的荣誉委员会,把这组同学一个个叫过去询问,结果都被取消了课程成绩。”
陈晓薇说:“学习氛围的形成,关键在于考试很严格。在英国如果作弊,会计入诚信档案,直接就是不及格,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写论文,如果直接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却不标注出来,一旦被发现也会算作弊处理,相当于论文白写,哪怕100句话里,99句都是自己的。”
美国的高校一般实行研究生淘汰制,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因为挂科、抄袭或不能通过论文答辩而拿不到学位。张宇骐说,每年取得学位的只占到毕业人数的2/3,哈佛、耶鲁、约翰·霍普金斯这样的名校淘汰率更高。“在我们专业,每年都会有一些人不能毕业,要么延期,要么放弃。”张宇骐说,“所以我们只好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懈怠。目的就是一个——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行家带着看门道”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几名留学(微博)生说,他们所在高校的授课老师的构成比较多样化,与行业、实践结合比较紧密;而小班教学,也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展现空间,甚至有些课堂上,学生说得比老师还多。
“像我们金融学专业,有近一半的课程是来自财政部、美联储、证监会的官员以及一些500强企业的高管给我们上的”,张宇骐说,“与一些潜心做研究的教授不一样,这些‘资深业内人士’经常会把一些案例讲得特别生动,跟听故事一样,有的甚至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不但能够带着我们看看行业里头的门道,还能告诉我们,如果毕业后要想进入这一行,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李冉向记者介绍,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设置了专门的讨论课,邀请知名建筑师、企业家、艺术家等来到课堂和大家讨论各种问题,一个学期有六七次,都是根据嘉宾的时间临时安排的。有一堂课让李冉印象很深刻。
“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德国的一家建筑事务所的老板,让我们为德国的斯图加特市设计城市博物馆,她亲自开车带我们去这座城市实地考察,还参观了该市里的其他博物馆。当时斯图加特真的是要建城市博物馆,对外进行招标,而这名老师的建筑事务所也参与了竞标。”
为帮助研究生提高求职能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置了“职业服务中心”,员工都是在一些行业里面干了很多年的人士,可以帮助学生改简历,进行一些模拟面试。“这些都免费,提前预约即可。我上次去时,‘面试官’是一名有5年证券从业经历的女士,她点出了我面试时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发扬,有哪些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教我如何突出自己能够为应聘公司创造的价值。找工作的时候都派上用场了。行家给的指点就是不一样。”张宇骐说。□(文中受访研究生均为化名)
名师们的人才“推销经”
“教育是个‘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不是一个模子造好后就能生产出一批产品,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关照”
在一些研究生体会越来越大的求职压力的同时,另一些研究生却心中不慌、就业不难。导师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些导师在学生入学、培养、毕业等各环节,都给予了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一些高校名师,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畅谈了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经”和高端人才的“推销经”。
劝退不合格研究生
采访中多位导师认为,尽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仍要严把入口关。他们通过试前沟通、面试等渠道,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与导师合作的基础,避免录取不适合读研、“高分低能”等不易就业的考生。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邱雅芬告诉记者,研究生入学考试过程中,她会根据当前业内的就业要求,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相关素质和潜力。例如口语不好的日语专业学生就业将十分困难,她会建议这类学生不要耽误时间,放弃读研,另谋出路。邱雅芬说:“有的导师认为劝学生放弃考研(微博)很残忍,但我觉得不合格的学生招进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更残忍。”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丘志力也会在考前与报考自己的学生充分沟通,通过电话、电邮等方式,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偏好。比如宝石学不是象牙塔内的研究,必须学以致用;培养目标不是珠宝鉴定师,不是为了谋生,希望学生能站在产业最前沿,成为行业精英,带领行业前进。他还着意招收一些有创造力、有思想力、有事业导向而非职业导向的学生。
丘志力认为,学生和导师是学术共同体,乃至人生共同体。导师不是招学生,而是寻找未来的合作者;学生也不是找说教者,而是寻找指引自己打开未来大门的引路人。导师与研究生应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判断能否成为合作者、学术共同体,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围绕就业因材施教
受访导师表示,当前研究生培养体制下,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都要走向工作岗位,在学术上继续发展的仍是少数。因此,导师们在校期间均围绕就业,根据学科特点、市场需求、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等,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注重专业学习指导,提高研究生质量。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学导师杨昌儒的学生每年都能全部就业,他认为专业能力强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自然竞争力较强。因此他对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严格,每学期开一份书单,每周末召开读书会,检查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讨论社会热点,每学期指导学生做一次专题调研,写作调研报告。
东北大学数学系教授张祥德从学生被录取开始,就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暑期阅读和学习;入学后,他从网上下载或自掏腰包购买最新的英文原版书籍提供给学生,每年为此花费数千元。
——紧跟市场需求,教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丘志力的研究生遍布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顶级珠宝玉石拍卖行等用人单位,他的“法宝”在于将课本知识与产业前沿及瓶颈充分融合,让学生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行业视角。
得益于大量的社会兼职,丘志力十分了解产业发展动向,如目前珠宝产业中很多老板关注的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问题,他会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探讨如何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张祥德在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基础上,为研究生拓展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信息安全等相关前沿技术,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综合优势,每年都能在毕业前实现100%就业。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充实就业资本。邱雅芬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高职代课、做兼职老师等,因为有授课经验的学生求职优势十分明显。邱雅芬还经常与学生们谈论日本用人单位的特点和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为学生创造与日本人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合作的机会,并邀请一些人力资源公司的专家向学生讲授日本用人单位的简历技巧和面试礼仪。
——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多位导师表示,一个好导师必须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尽早规划未来走向。丘志力会在不同阶段和学生进行不同的交流,逐步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并对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如果是科研和教学,就让他站在科研前沿;如果是就业和应用,就让他站在产业前沿。
“例如一名学生对文物感兴趣,我就引导他参与了许多文物研究,指导他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结果故宫博物院对他的研究课题很感兴趣,就录用了他。”杨昌儒认为,教育是个“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不是一个模子造好后就能生产出一批产品,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关照。
学生、导师和企业共赢
当前部分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和本科生一样的盲目性,对此受访导师们均有意识地向研究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定位期望值。
邱雅芬说,近年来她一直着意向研究生灌输一些就业理念,比如在班上与学生讨论就业趋势,给他们“泼点冷水”,不要将期望值定得过高,建议他们在学习之余设计未来走向;她还单独约谈研究生,解析日语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分析他们的情况,建议大家“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多做尝试。
一些导师还以毕业论文为抓手,引导学生的论文方向和求职方向有机结合,提前做好学术准备,经受用人单位的检验。本刊记者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看到,丘志力建议研究生周永哲在论文中加入与产业市场相关的内容。“这会对学生找工作大有帮助。”丘志力说。
为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部分导师和一些用人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如高校、人才中介机构及企业等,由此获取信息、推荐学生。此外,受访导师均兼有不少校外职务,因而更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推荐就业。
丘志力身兼广东省黄金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项社会职务,他认为:“要让学生上位,导师必须先能上位。”他与业内众多老板建立职业联系,并推荐研究生就业。
他也会告诫每名学生,到用人单位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给学院“抹黑”。“你们的表现直接关系着师弟师妹的就业”。他说,“导师作为供应商,必须为用户负责,不仅要了解学生,也要了解客户端需求,最终实现学生、导师和企业的共赢。”
推荐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硕士》》
上海大学在职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