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人员 攻读硕士学位的途径分析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6月29日
内容导读:
随着本科学历人才的普及,高一层次的进修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如此竞争压力下,每年报名考研的人数都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忙碌的在职人员来说,与在校生竞争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随着国家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拿到一张货真价实的硕士文凭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获得硕士学位的多元攻略
在当前,人们攻读硕士可选的途径有三种:
第一条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条,就是每年1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第二条渠道是每年5月份举行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
第三条渠道是每年10月份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如工程硕士、MBA、MPA、MPAcc、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等)。
第一条路径对在校生比较有利。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比例一般为4:1,热门专业甚至达到了18:1,竞争十分激烈,考试内容往往集中在理论上,考生往往需要花半年甚至一年的不间断时间来进行复习备考。入学之后,经过2至3年的全日制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学历和学位的双证书。
第二条和第三条主要是针对在职人员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和同等硕士的考试难度要比1月考研低得多。考试内容比较侧重实践、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这类课程大多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课,其时间灵活性往往受到在职人员的欢迎。而且,其学位证书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所颁发,全部得到国家承认。如果考生想继续考博士,或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学位证书完全得到认可;如果考生想要继续出国深造的话,那么拥有学位证书已经足够,因为国外的大学也都没有学历证书,所以在审查的时候自然也不会要求同学提供此类证明。
有关在职申硕
由于存在信息不畅通等问题,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在职申硕。一般来说,在职申请研究生硕士学位的主要程序是,具有学士学位并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员,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后,将取得《结业证书》。在通过“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并进行论文答辩后,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有专家分析,专业硕士与普通硕士的学位证书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二者是同一层次的,只是类型不同。
有人误解在职硕士非脱产的形式是否不利于学习。实际上,教育的师资背景、教学质量才是衡量一种教育形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不设置入学考试并不等于不考试或没有门槛。申请学位者同样需要参加本校考试与全国统一考试。同时,在职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普遍都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刻。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面向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攻读在职的专业硕士对于他们来说,既可在本职岗位上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可节省大量时间。在职硕士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在不久前的一个会上,国务院学位办工农处副处长欧百钢谈到,目前教育部要大力培养应用型、组合型的高级人才,就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在职硕士的优势与前景
沪上某知名考研论坛的网友们曾这样总结:“在职读研有它的优势,可以自主选择脱产学习与非脱产学习,边工作还能赚钱,看你自己能力够不够强而已。相比之下,三年全日制必须要付出时间和更加多金钱,万一毕业出来对不上口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是不是有种被骗感觉?在职读研就完全没这个问题。”的确,在职硕士能保证学员不被社会所淘汰,保证学员在工作的状态中稳步前进。那么,人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在职硕士呢?当下,在职硕士的学科种类繁多,人们自由选择的范围大大增加。
在每年10月份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报考工程硕士的人数占到全上海市专业硕士学位报考人数的一半以上。工程硕士的专业门类最多,几乎涵盖了所有工科类别。据有关人士分析,工程硕士之所以一枝独秀,在于其集热门专业、名牌院校、高等学位和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于一身,不但大大拓展了学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了文化理念,还增强了学员的工作经验。自1997年10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实施以来,国内工程硕士的培养蒸蒸日上、不断完善,培养单位从9所扩大到123所,人数从2000余人增至6万余人,为大中型企业输送了大批“用得上、用得住、素质高、实际工作能力强”的高层次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现在,企业用人越来越突出“实干”二字,工程硕士植根产业界,和实际工作联系更为紧密,学习方式更为灵活,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次,工商管理、法律硕士、教育硕士、MBA、MPA、MPAcc等也报名人数多,其扎实的学习内容也获得许多人的青睐。对于想要切实提高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能力的人们来说,MBA、项目管理的研修班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在职研究生的学习项目能满足想要进行自我提升和增值的现代人的不同要求,真正做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