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07年考研政治点评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2月14日

内容导读: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今年的考研政治试题同04、05、06年的试卷相比它的特点基本连贯、保持一致,风格和命题格局都紧密相关,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命题老师队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命题难度也没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但是可以说难度比去年略微高一些一点。

  为什么说风格一致呢,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比如,毛概部分的试题试卷反映出了这位毛概命题老师出题一向比较喜欢细腻、重局部、重细节的特点。当然今年也还是这个特点,毛概试题里有很多学生平时复习不太注意的东西都出了,这反映了毛概老师的出题特别细致、细腻的风格特点。

  而一般哲学命题老师有两个老师,其中一个哲学老师命题喜欢说哲学故事,还有一个哲学命题老师喜欢说近现代的文学的故事。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往年试卷中有一个闻一多的故事,属于近现代文学家,这次命题老师也是那个命闻一多题目的。今年出小题,明年就出大题,肯定是这样的风格,不能老是出大题。经济学的题强调社会制度的不同,这样的只强调政治学的特点是一样的。

  比如说去年中国农民牛奶倒掉和美国农民倒牛奶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强调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有国有经济和资本国有经济有什么不同,说明总的命题格局,包括从这个题上就可以感觉到,命题老师、命题队伍、命题倾向、命题风格基本没有太大改变,命题难度基本相当,可能略微比去年难一点,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没有指定原理,去年哲学是指定原理,今年没有指定。

  分析题第一题成仿吾就是人民大学校长,只说了用认识论原理分析,但是认识论原理相对来讲范围还是宽泛,今年认识主体,认识创造性,认识主体关系,真理关系也是认识论里面的,实验检验标准,还是一样的,还是指定的,这个和命题老师的思想倾向是一样的,只是难度适当有所增加。

  选择题和过去差不多,总体差不多,和去年的命题思路差不多,命题思路,命题风格,甚至命题的思想倾向,经济老师强调社会制度性质,哲学命题非常清楚,不是去年哲学老师命的,去年哲学老师喜欢讲故事,06年讲的是山上有座庙,哲学是两个老师,今年成仿吾是文学家和丁玲都是文学家,和那年闻一多谈艺术问题都是两个老师命题的。

  毛概是一个老师命的,04、05、07都是一个老师命的,从题就可以看出,因为连续性很强。

  第二,在命题当中适当地贯彻一点反押题的意思,体现在哪里呢?就是重复,包括选择题都有重复的,选择题有一道题说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是04/05年考的,这种题隔两年考一下,你说不重复吗?我认为是重复的。学生会回答道,比如说八七会议上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问题只要对毛概熟悉的都知道,还有人民内部矛盾和资产阶级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变成阶级矛盾。这个题重复性很强,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

  分析题相对难一点,形势与政策基本上是以和谐社会作为热点来考的,像胡锦涛讲话,选择题基本符合这个特点。经济学的东西完全是基础知识的,包括生产基础包括什么,还有G—W—P总公式,这是最基本的东西,选择题相对容易,分析题适当难一些。这是第二个特点,有点适当重复考点,有点反押题的意思,同时选择题、客观题容易,主观题难一些。

  除了毛概和哲学以外,基本上涉及的是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毛概考查减租减息政策就是教材本体论,和现实一点没有联系。甚至现实联系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只要属于教材的内容就可以考,就是教材本体论的思想。金融学属于重大问题,邓三概论这一科目都属于重大问题,尤其是邓三概论,完全是重大问题。

  经济学上反映出一个特点,就是重大问题的基本问题,既是重大问题也是基本问题,不追求比较尖端的,比较新颖的,但是它是基本的,像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国营经济与资本主义国营经济的不同,这是既属于重大问题也属于基本问题,因为重大问题比较时髦一些,比如说郎咸平批评中国产权流失,这不考,如果考这个,就是重大问题当中的非基本问题。他不考,而是考重大问题中的基本问题,所以还是讲究基础。这是它的命题特点。

  我们同学如果从复习的角度来看,春节的时候要对政治进行复习,要抓最基本的东西、最基础的东西,把教材看清楚,教材可以看辅导教材,也可以看我们编的07年的辅导教材,也可以看大学里的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教材。比如说毛概,今年毛概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阶级矛盾的观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考题,这些教材都是基本的,教材上都会有的,都强调基础。如果今年考试不满意的同学,参加明年考试希望考得更好的话,可以做07年的2000题就可以了。

  中东这道题在形式与政策的重点研究上。中东为什么动乱?原因是因为他的战略地位,他有石油,他本身的地理位置重要,印度洋、大西洋、西北大洋,三洋四海三洲都集中在这个地方,而且全世界三大宗教也集中在这个地方,所以它是一个宗教地理,关键是石油,因为有石油,美国才关心。

  下面说说重点题的分析。第一道题是哲学题,34题是哲学题。这个题同学要首先审题,就是认识论里的什么原理,关键在于把握认识论里面的什么原理,这是关键的问题,认识什么原理呢?认识论大家可以看看,前面是“合理想象”,很多同学容易被想象迷惑,想象是感性还是理性呢?想象是理性的东西,很清楚,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所以他就认为他是浪漫的,人家从日本留学回来,就认为是洋气的,这是理性的,认为这个人浪漫就是浪漫的。丁玲一开始的错误就是理性,完全强调理性,理性的推导,认为什么概念就是什么,完全抓住了理性的东西。

  见到了以后,第一感觉,这就是感觉,就是感性了,很清楚,我讲课的时候讲得很清楚,就是“百闻不如一见”,因为见面之后就有想象的空间,理性的特点是可以深入本质,但是理性的缺点就是搞教条主义,想当然,就是想象嘛。所以错误是割裂了理性和感性,片面强调理性,见了之后为什么认识就全部改变了呢?就说明感性认识的最终决定作用,感性认识就是实践,就是实践的最终决定作用,实际上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而且可以概括到“百闻不如一见”,显然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的形象注解。
 
  如果想到这一点,这个题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关键是同学要把“合理想象”和“感觉”马上想到这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是怎么样用哲学分析百闻不如一见的现象,用认识论的原理去分析用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去分析“百闻不如一见”的现象。如果想到这个问题上,答案就全出来了。

  第二道题是经济学,它实际上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国有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有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都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这样的。这两种主义都有国有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区别就在于一个原理,我在考研班上专门强调了,这决定了经济性质,关键在于政权掌握在谁的地方,哪个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有同学说所有制,所有制不是决定性的,你有私有我有私有,你有国有我有国有。资本主义有国有,但是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有私有,但是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第二看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上,尤其是第一个原理进行展开就可以了。

  第三,如果还要涉及的话,就再增加一个小点非常完善了,就是经济所追求的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资本主义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主义最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主要是前面两句话,一个是统治政权和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上。最后看它的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因为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在谁的手里。以前我上课的时候,说社会主义改造的资本主义分析。社会主义国家有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国家有宏观调控,这两个性质的区别在调控的目的是什么?第一个原理就8、9分了,第二个再加上就无论如何8、9分了。

  第二个小题也很清楚情况,它是三个得分点,第一个是经济成分和生产关系,第一个生产关系很清楚,非公有制为基础,公有制成分为主体。我曾经讲过坚持完善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得分点讲到了,就第三个没有讲到,就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优越性应该讲两方面,优越性实际上是从两方面来讲,第一方面,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要求,又符合初级阶级生产力的要求,这是他的优越性。你只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的话,还体现不了他,因为公有制并不能代表你搞非公经济,我们为什么把非公经济放入优越性?因为它可以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需要不同的生产力水平,需要不同的所有制来体现。考试的时候我讲到基本经济的三大制度,实际上就是基本经济的三大依据,为什么讲公有制,公有制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它和优越性是直接连接在一起的。为什么讲非公经济,和这个也是相近的。

  第三个得分点涉及到三大依据的问题。它既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能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级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要求。这是三大依据的两条,说了两个客观依据就可以了。这是第二道题,它还是强调社会主义性质,和去年一样的,社会主义倒牛奶和资本主义倒牛奶的性质有什么区别。我们这个命题老师比较强调政治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京派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别目前分:京派、沪派、广东派,其中京派、沪派强一些,广东派弱一些,以京派最有代表性,这位老师就是京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