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专家谈考研——压题二三事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8月15日

内容导读:

  压题(又名“押题,丫题”)——-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考研的兴起而咕咕坠地。地球人都知道,02,03年纪的考研把“压题”神化渲染得登峰造极!随着教育部上层建筑的审时度势,有关所谓“素质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风潮席卷,04年一举刮起考研业界的“反押风暴”,从此,在04、05这个所谓的“压题后时代”,在“押题”与“反押”的制衡荡涤间,在出题老师和辅导大佬智力博弈中,也就彰显出一个个有趣的、令人哭笑的、使奋斗在考研前线的众多战士们备受煎熬的考研人生故事,在隐蔽于考研背后那种种利益的驱动下,“以考生为本”的理念已被教育界中的这场博弈涂改得面目全非,政治考试也不知不觉地腐变了她年轻时的体味。

  本片详细讲述——压题的故事!!!!!(02~05年,详细历史记录)

  对于考研复习,压题本不是正道。本文无意引领“压题”风气,只欲著文聊聊压题,作为考研历史中的一部分,一度风靡的压题自有它在考研过往中无法回避的地位。评判历史,细说压题!警醒后人,阔步前行!

  一个不是很难发现的问题,相比于外来语灵活多变的英语试题,“压题”这一名词更多的显见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这个国语科目,在考试制度还不算完善的昨天,在众多辅导大佬已把考察内容看透的今天,压题似乎信手拈来,也就招引出很多“投机主义考生”纷纷压宝“压题”,每年的考研前夕,“压题”绝对堪称考研界“热门话题”。然而,在现今中国这个还算越发费尔泼赖(fair-play)的民主社会,研究生考试作为“大众化参与”的最高一级选拔,显然,会对这种考试辅导中的所谓的“投机行为”坚决说NO!也就出现了02、03压题神话到04极端的反压风暴,到后来05的人性化试题。

  02.03陈氏神化:

  曾经听一位浙江媒体业内人士的一个讲座,在有关知名人物报道权的问题上,了解到这样一种说法:作为名人,因为社会赋予他的知名度,名人也因为这种知名度而得到了超出平常人所得的利益,所以,有关他(她)的新闻有义务被报道、被披露、接受采访让更多人了解以回报社会,这也就是现今,为什么很多名人私生活被广泛谈论而相安无事,而一般人被报道就会十有八九被告隐私侵权的看上去比较合理的解释,说了这么多,回到正题。

  考研辅导老师,尤其是一些知名大佬,的确算是名人,所以,笔者在此做披露也算合理,当然,2年的新闻理论的学习,我深深懂得,报道任何人、任何事要客观、公正,我力求做到这些!

  02年的神奇小子:

  “考生朋友们叫我这个半老头子一声奎哥!”―――――节选《考前精讲30题(序)》(2004版)(陈先奎)

  现今这个社会,如果你不知道奎哥是谁,只有两种可能:一、你不考研。二、你身处还没有通电的偏远山村!

  02,03刮起的一阵奎哥风潮,现在回想起来还振聋发聩,而据多份历史考证,奎哥风潮正是从02年刮起,02年,奎哥命中3辨析3分析共主观题的全部6道大题(奎哥04考前串讲班原话)。笔者02年是大三,并没有参加这次考试,很多事情也是后来看到的很多师哥师姐们网上发布的“解密文件”,据一位资深政治辅导老师的一个考研讲座上披露的内容,02年考试过后,奎哥被叫去部里讯话,后来也没有什么证据,不了了之!奎哥逃过一劫!

  03年考研,笔者大四,由于当时我们学校考研风气不是很浓(据说当时一届考上3个已算不错,当然,我们学校当时很小,人不多的说!),由于当时宿舍才拉上网线不久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上网去搜索考研信息,由于当时的奎哥还没有来杭州做考前的巡回串讲,02年的奎哥,在我们心中没有印象,当时的杭州,多数考生只了解恩波和领航!待03年奎哥再次续写神话后,我们才知道,当初的我们是多么地后悔莫及!

  03年的“文化现象”

  2002年12月,杭州,浙大玉泉体育馆,杭州领航串讲班上,当我们马哲的辅导大佬张俊芳踱步走上讲台时,这位当初视“压题为害人”到后来秉承“不压白不压,不压是傻瓜”理念的领航领路人还没有坐稳,就把“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作为她和领航03年的一道心水必考题,迫不及待地告诉考生应该以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对待。

  无独有偶,在上过恩波考前辅导的同学们反馈回来的信息中,”文化”也出现在显著位置,看来,03年,文化必中无疑啊!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