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6热点43-56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8日
内容导读:
4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
4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5.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自由王国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既继承了资本主义使人摆脱人的统治的历史性成果,又超越资本主义使人摆脱物的统治而达到自由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科学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思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4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一个国家”,即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2)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对台湾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更为宽容。(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不是权宜之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