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启航2006年考研重大时政专题汇总--专题7、8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5年10月17日

内容导读:

    专题7   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四国并出席APEC会议
    专题概述
    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四国是2004年底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知识点包括:
    第一,胡锦涛主席访问巴西、阿根廷时发表重要讲话的主题及其具体内容;
    第二,胡锦涛主席就中国在经贸合作、反恐等问题上的立场观点;
    第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主旨;
    第四,对胡锦涛主席拉美四国之行成果的评价。

    必背考点:2004年11月12日胡锦涛在巴西国会就中拉关系和中巴关系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创中拉友好新局面》的重要演讲。他强调指出,中巴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放眼未来,共同确立了指导双边关系发展的四项原则:
    (一)坚持平等协商,增强政治互信;
    (二)坚持互惠互利,扩大经贸往来;
    (三)保持磋商协调,加强国际合作;
    (四)推动民间交往,增进相互了解。

    【考点拓展】通过中巴共同努力,中拉关系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如下发展目标:政治上相互支持,成为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经济上优势互补,成为在新的起点上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文化上密切交流,成为不同文明积极对话的典范。为实现上述目标,胡锦涛提出了以下三点倡议:
    第一,深化战略共识,增强政治互信。这既符合时代潮流,也符合各方利益。
    第二,着力务实创新,挖掘合作潜力。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秉承公正合理原则,加强交流沟通,理性应对贸易摩擦,积极维护双边经贸合作的大局。
    第三,重视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通过互设文化中心、促进旅游合作、加强大众传媒交流、交换留学生和组织中拉青年节等活动,不断增进中拉人民友谊。
    【相关链接】 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基什内尔、智利共和国总统拉戈斯、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11月11日至23日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问。

    必背考点:2004年11月17日,胡锦涛在出席阿根廷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演讲。他强调,双方确立了发展中阿关系的四项原则:一、加强政治互信,扩大政治共识;二、加强经贸合作,丰富科技交流;三、加强人员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四、加强相互协调,密切多边合作。

    【考点拓展】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近代以来创造了人民革命光荣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始终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开发和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也是一个对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国家。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主张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建立符合各国人民意愿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主张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特别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方向发展。

    【相关链接】 2004年11月17日,在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阿根廷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发表了上述主题演讲,他高度评价中阿关系和中拉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及其重要意义,表示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应该抓住机遇,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必背考点:2004年11月19日,胡锦涛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演讲。

    【考点拓展】胡锦涛着重阐明中国政府关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张。他强调指出,中国从自己的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了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努力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国愿意为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全球经济及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中国将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关链接】 2004年11月19日,胡锦涛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演讲。他指出,人类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正确选择只能是推进合作共赢,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商领导人峰会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的重要活动之一。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每年都要在峰会上发表重要演讲。胡锦涛主席是在峰会上演讲的第一位成员领导人。

    必背考点:2004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围绕2004年会议主题“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

    【考点拓展】本次会议发表的《圣地亚哥宣言》,强调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加强人类安全,确保经济增长”,呼吁推动“良政”和知识社会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缩小经济差距、给亚太地区人民“谋福利”创造条件。首先,从领导人会议达成的共识看,以贸易促发展是优先目标,而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发展议程”取得进一步进展是当务之急。其次,加强人类安全,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本次领导人会议另一重要议题。最后,把加强“良政”摆到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

    【相关链接】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5年来,通过成员间的合作发展壮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既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也有助于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将成立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为亚太“大家庭”各成员加强在财经和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和能力建设提供一个平台。这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亚太经济合作发展所作的又一努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自1993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

     必背考点:中国支持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内,以《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法准则为指导,采取果断的集体行动,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逐步消除恐怖活动滋生繁衍的土壤。

    【考点拓展】“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同恐怖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然而,国际和地区恐怖分子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制造各种类型的暴力袭击事件,不仅危害各国的国计民生,也严重威胁国际安全。亚太地区一直是恐怖分子发动袭击的重点地区之一。这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把人类安全列为重要议题,反映了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对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人民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决心,是及时和必要的。

    胡锦涛强调,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加强各成员反恐能力建设、保障人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有关贸易安全的倡议,既贴近工商界开展贸易投资的实际需要,也符合国际反恐合作的大方向,找到了打击恐怖主义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连接点。我们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坚持以经贸合作为重点的同时,从能力建设入手,深化反恐合作,为亚太地区人员和商品的自由安全流动、为亚太地区经贸活动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胡锦涛还着重谈到了传染病威胁人类安全问题。他说,传染病问题解决不好,会对人的安全造成伤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们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加强防控传染病方面的合作,通过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帮助各成员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相关链接】 2004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部分会议并就人类安全问题做了重要专题发言。

    必背考点:为共谋亚太长久发展大计,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胡锦涛提出三点建议:一、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势头。二、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建设亚太大家庭。三、加强反恐合作,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考点拓展】胡锦涛说,欢迎亚太经合组织开展反腐败合作。希望各成员本着平等互利、尊重差异、注重实效的原则,在能力建设、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追缴和返还腐败资产等方面取得实质性合作成果。胡锦涛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亚太经合组织的下一步发展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经济合作为主的方向。这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初衷,也是新形势下推动各成员发展的现实需要。2)坚持独特的合作方式。这需要我们遵循尊重差异、平等互利、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妥善处理成员之间的分歧,照顾彼此的关切,寻求利益汇合点,以保持亚太经合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坚持循序渐进的前进道路。我们应该本着共同投入、共同受益的原则,稳步推进合作,兑现承诺,切实为本地区人民带来好处。这是亚太经合组织保持活力、历久弥新的有效保障。4)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合作效能。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亚太经合组织的生命力。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的坚定力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意与亚太各成员共谋发展繁荣。
     【相关链接】 2004年11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部分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开展亚太区域合作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方向着重阐述了中方的观点。

    必背考点:胡锦涛主席此次拉美之行,达到了扩大共识、增强互信、拓展合作、共同发展的预期目的。这次访问取得的突出成果有:奠定新基础、开创新局面,给中拉传统友好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出新主张、阐明新思路,积极引导亚太合作进程;在多边场合高密度、高节奏地开展高层外交,在双边场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广交深交朋友,积极阐述中国内外政策,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考点拓展】胡锦涛主席此行是他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出访拉美。活动丰富、内容充实、成效显著。
    (一)胡锦涛主席同四国领导人就在新形势下巩固传统友谊、加强互利合作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谈。
    (二)与四国的经贸合作迈出新步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更多国家承认。
    (三)为扩大和深化新形势下中拉关系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保持经济复苏势头、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从宏观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的主张,呼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进程。他还提出要加强反恐合作,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鉴于当前突出的能源问题,胡锦涛主席提出能源安全合作倡议,促进世界能源市场稳定并宣布中国将成立“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
    胡锦涛主席多次全面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科学发展观。他的讲话传递了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正为世界带来巨大机遇的强烈信息。针对当前台海局势的严峻性,胡锦涛多次明确指出,“台独”将葬送台海的安宁,台湾当局的分裂冒险活动是对台海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