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在职硕士新闻
正文
字体:

政治经济学要掌握的几个问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5年10月15日

内容导读:
一,价值与使用价值。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否一定有价值,比如自己种的菜自己吃(简单)
2。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同一关系(自己能否复述出来)
3。为什么说价值是”历史范畴“,而使用价值是“永衡范畴”
4。劳动力的价值是怎么计算的。
5。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体的使用价值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6。解释一下 v ,c,m 分别代表什么,v+c代表什么?c+m又代表什么?
7。理解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
8,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分别在劳动中完成的什么功能(有些人有可能答不全)
9是否只用劳动才创造价值?如果是肯定回答,那么其他因素,比如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对价值的创造是否有作用?
10科学技术在什么情况下本身具有价值?
11。经理等管理人员是否创造价值?
12。解释一下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
13,说出超额剩余价值,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这里主要讨论一下,有机构成与平均利润间的关系,以及剩余价值是如何被不同行业的资本家所瓜分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会使某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另外一些行业。一般来说有机构成高的行业利润率低于有机构成低的行业。这可以用下面的列子说明
预付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利润率
4000 3000 1000 100% 1000 25%
预付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利润率
4000 2000 2000 100% 2000 50%

大家仔细看一下上面的列子,很明显同样预付资本条件下,有机构成低的行业(注意是行业)利润率更高,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剩余价值率都一般统一看做100%(现在就思考一下,既然上面提出有机构低,利润率更高,为什么资本家还努力加大技术投入,使自己企业的有机构成提高?)

在获得更高利润率的驱使下,这样有机构成高的行业的资本家就会进入到有机构成低的行业,有机构成高的行业由于资本流出,引起生产相对下降,供小于求,产品价格相对提高,从而利润率提高,反之,本来利润率高的行业利润率降低,这样本来利润率不同的各个行业由于资本的进入与退出而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即平均利润率。(详细了解可以看书)。
这里,我们动一下脑筋就可以看出来,有机构成低的行业的利润被有机构成高的行业
瓜分了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借贷资本家是如何瓜分产业工人的创造的剩余价值的。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产业资本家得到的利润在量上面并不等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为它(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还要被其他类型的资本家所瓜分
现在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产业,商业,银行都倾向于得到平均利润率,而借贷资本家要低于平均利润率。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行业如果竞争的企业多了,竞争激烈,就会使价格下将从而利润降低,反之利润就会提高。“所以一个行业的利润率是否倾向于平均利润率在于这一行业的资本是否可以正常的进入与退出,(农业没没参加平均利润率形成,正是因为某种垄断限制了其资本与其他行业的自由流动”),而银行与商业显然符合这一条件(一般的产业更符合)。(请大家思考一下银行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那为什么借贷资本家却要低于。书上给了个解释。这里我再想补充一下。
大家注意了借贷资本家借出去的资本是闲置资本,也就是说借贷资本家通常其实本身也是产业资本家或者商业资本家,只是一时有剩余的资金,所以就贷给其他的资本家收点利息。说他是借贷资本家只是针对他向别人代款这一行为而言的。很明显,这并不是一种主动的投资行为,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如果他不贷出去,这笔闲散资金也是闲着,他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利益。所以,他只希望能够贷出去赚点利息。所以一般利息率是低于平均利润率的。如果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他就会逐渐放弃自己的本业,而专门搞借贷生意,如果专门搞借贷,为提高借贷规模,他肯定会自己去借一大笔钱,然后在把这笔钱袋给其他企业,这样其实相当于他投入银行业了,这时候他所得到“利息”就应该是叫做银行利润了,而不能说成是“借贷资本家的利息”了。切记,借贷资本家贷的是自己的闲散资金,而不是银行那样把贷款做为自己赚取利润的主要渠道。
最后请大家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各个行业的利润趋于一致?错了,应该是利润率趋于一致。
2。各个企业的利润率趋于一致?错了,是行业做为一个整体看的,而不是单个的企业,也就是说某个行业从整体看,其利润率趋向于平均利润率,但其中具体的某个企业,利润率是有差别的,就象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0,里面具体每个学生的成绩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3。各个行业的利润率就等于平均利润率,也不太确切,因为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一个趋势,是一个过程。
4.产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浮动。但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5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不同的资本家瓜分说明工人不但直接被雇佣他的本家剥削,还被其他资本家剥削。所以资本家是做为一个整体在剥削工人,所以工人应该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

三。地租

要理解地租问题,首先要理解平均利润的形成原因。我们知道本来有机构成低的行业利润率更高。但是由于资本可以在行业间自由流动,引起竞争激烈程度的变化,进而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农业的有机构成低于其他行业,所以投入等量资本,其应取得更多的利润。(这里的利润是指的农业资本家所得,但还未被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瓜分的利润)。而且“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资本不能自由在农业与其他行业间自由流动”。这样农业就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农业就能“保留”其由于“有机构成低”而使自己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的优势。多得的这部分资本家就要以地租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
这里说的是绝对地租,那么级差地租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其他行业,一个行业之类由于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及其他一些因素,使一些企业的利润率会高于同行业另外一些企业。农业也不列外,自然有些农业资本家会有某种因素使它的利润率要高于其他的农业资本家。这种因素就是土地的肥袄程度,其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等等(详细见书)。
这说明了一些农业资本家会得到比另外一些农业资本家 更高的利润(等量资本情况下)。而且由于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这些农业资本家能够垄断经营这些土地。进而能够保留这种超额利润(超过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利润)。但是,要注意,这里讲的利润实际是还未被土地所有者已地租形式瓜分的利润。

说简单点就是 绝地地租就是农业产生(劣等地)的利润高于平均利润的部分(等量资本情况下)。产生原因
1。农业有机构成低,所以利润率高。
2。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资本不能在农业与其他行业间自由流动,所以农业不参加 平均利润的形成,能够保留利润率高的优势。

级差地租就是经营上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利润高于劣等地的资本家的利润那部分(等量资本情况下)。产生原因
1。主要是土地比别人好。利润率当然就高。(其实与其他行业类似,每个行业都会有企业因为某种优势而使自己的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但是由于竞争,这种优势是不能持续保留的)
2。土地经营权垄断,经营上等地的资本家对上等地进行垄断经营,所以能持续保留这多余的利润。(高于列等地资本家的)。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