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押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句话
3、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辨证统一。(角度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选择的主动性;角度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4、分析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新型发展观。
5、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
6、辨证否定观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7、 用辨证否定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8、与时俱进与“马”的实践观。
9、分析十六届三中全会社会信用制度。
10、 (航天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题)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有什么特点,会产生什么问题?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科教兴国如果实施,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答题时注意结合今年形势,把哲学与邓三概论结合起来)
11、 用马哲结合《决定》分析新型发展观――25年改革经验教训总结。(①坚持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②协调发展是什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是辨证发展观;③人的全面发展;④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12、结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说明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方法论意义。
政治经济学押题
今年就集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学这两章
1、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体现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请用经济学原理加以说明(非常重要!)
3、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
4、用哲学原理分析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写得很详细)
5、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分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实践
6、分析市场的聚集和扩散功能
7、从经济学角度看,就业问题和就业政策。
8、(1)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的相互关系。(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表明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创造政经。
(3)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包括生产要素分配和价值创造。
9、深化改革、完善体制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及意义。
10、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11、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12、对外开放及其矛盾关系。理论依据、客观依据,主要问题、主要措施,主要关系。
13、剩余品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剩余品”这个知识点务必搞通,不是选择就是辨析题)
14、结合《决定》分析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客观依据,主要
目标、主要措施,重要意义。
15、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毛概部分押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今年新增“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的重大理论成果”要出题只能出在这题且出题喜欢跨邓论、毛概)
2、社会主义建设中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毛泽东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比较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三大理论成果,党的指导思想与时具进的重要启示。分析其中的特点、规律、经验教训
4、毛、邓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历史依据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5、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国家政权理论(四、五年没考了)
6、毛泽东的作风建设理论和胡锦涛提出的“两个条必”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包括我们党关于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最容易出辩析题的角度)
8、毛泽东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9、毛执政中党的建设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意义。
邓论与“三个代表”押题
1、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
3、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结合实际加以说明),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4、怎样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及其发展观?
5、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
6、如何进一步消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性障碍?
7、结合就业政策,说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主义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9、分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践观。
10、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优民之优者,民亦优其优”这句话。
辩析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点“马、列、毛、邓”都讲过,没有什么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胡在七一讲话里作出了标准答案,江着急,十六大报告没写清楚)
2、“三个代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然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4、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必然要求指导思想的多样化。
5、三权分立制度不适用我国国情,应坚持人民大会制度。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辨证统一的整体。
7、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8、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9、“三个代表”和邓论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分析题:
1,中国社会新阶层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毛邓的比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
5,结合实际,分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6,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辨证统一
7,两个先锋队与两个基础的相互关系(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先锋队)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9、怎样认识中国社会新阶层,六大社会新阶层。
1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1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2、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新发展观的历史依据。
七一讲话、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的重点大题 (与时政相关重要题8个至少考一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点,马、列、邓都讲过,有没有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胡在七一讲话里作出了标准答案,江着急,十六大报告没写清楚)
2、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哲学今年重点放在唯物史观上,三个代表都准备,考那一个不清楚,胡在七一讲话中,三个问题集中分析,要考只能考一个问题)
3、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文化的基本观点,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分析“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5、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下面这段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考的可能性更大)
6、根据16届3中全会的决定,分析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主要措施(政经)
7、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8、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押题
1、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美的各自主张、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战争)
2、区域经济集团化(亚太经合方式、欧洲一体化的实质和意义、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3、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反对霸权主义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4、"9.11"国际反恐对世界主要大国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国际环境、中美关系的影响
5、美国霸权主义的新表现、新理论,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地位、作用。
6、中美关系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7、日本面向21世纪的大国战略和中日关系
8、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9、中国周边国家外交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0、中俄改革比较
11、中国的周边国家外交。
12、伊拉克战争与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13、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作用、外交
14、 1989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
15、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经济对政治的作用
16、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特别是89年后)
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 中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地位、作用
2、 美国新秩序主张的内容和实质
3、 中美两种主张的根本分歧
4、 美国的主张和日本、欧盟有何区别
5、 第三世界新秩序主张的基本内容
6、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新秩序的影响(再难也只能难到这一角度)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大趋势两个:另一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哲学分析客观依据。
四、9.11国际反恐对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国际安全环境的影响。中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主张。
五、中国和俄罗斯改革的比较(针对今年世经新增一章)
六、中美关系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七、日本的大国战略和中日关系,日本面向21世纪的大国战略。
八、中国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