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二鹏老师谈政治冲刺的四个重要问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5年10月14日
内容导读:
有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怎样安排冲剌的节奏、如何选择冲剌内容、如何正确评价最终复习的效果、如何对待各种无法证实的内部消息,等等,都是广大考研同学在冲剌阶段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考研同学有所助益。
一、关于冲剌复习的合理安排
考研冲剌复习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短、节奏快。广大考研同学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许多考研者不注重复习节奏的合理安排,导致前松后紧,考前心理压力增大,以至于在考研中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非常可惜。
合理安排冲剌复习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可行的60天冲剌计划。计划的要点应该包括:
1、细化冲剌目标。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哪些重要问题,辨析题答题方法的总结,与专业课有关的近年的热点问题的归纳等,切忌大而空的复习计划。
2、分配冲剌时间段。可先作8个星期的复习计划,每周主攻一个或几个详细的冲剌目标;在每个计划星期内,一般只安排5天的详细计划,预留两天机动时间以应付意外事情;切忌计划时间缺乏弹性。
3、安排冲剌强度。一般而言,制定一个“前紧后松”的计划有利于营造一个较好的冲剌复习氛围有利于从容地巩固冲剌复习内容,尤其是新增加的冲剌复习内容,从而有利于冲剌复习的整体效果。相反,很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被动局面。
二、关于冲剌内容的选择
考研冲剌复习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决不是全面复习的简单浓缩。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1、冲剌阶段侧重于复习考试可能性较大的内容,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全面复习的内容则包括《考试大纲》所要求的所有内容,强调全面复习,重点把握。
2、冲剌复习注重知识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全面复习则要求按大纲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注重对知识的准确认知和理解。
三、关于公共科目的应试技巧
考研英语复习的依据是《考研英语大纲》,但大纲除词汇表之外,其它方面既没有指定具体的复习范围,也没有规定具体的难度要求。所以在全面复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历年考研英语试题的分析来把握考研英语的复习范围和复习难度。但到了冲剌阶段,广大考研同学除了做几套模拟题之外,没有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提供一套较为成功的冲剌复习的路子,即全真模考、阅卷分析、综合讲评三步曲。
考研政治冲剌历来是冲剌复习的重头戏。根据文都的辅导经验,政治冲剌要重点复习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每门课程内的重要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学说”等。
2、基本知识的横向比较,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价值”概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价值”概念,《中国革命史》中几次学生运动的比较等。
3、跨学科相关知识的纵向联系。有关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点,《政治经济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概论》的经济部分相关性较强,《哲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概论》相关度较高。
4、重大时事与相关理论知识的联系。
后期的政治复习,是整理和升华阶段,长期的复习能否在升一步并在考场上发挥出来,关键在此阶段。那么,如何提高最后阶段的复习效果呢?我建议要高度总结。高度总结就是要总结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基本理论的重点,如果不记是不行的。用三个字概括,一个叫变,所谓变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所谓不变的东西就是基本理念不可能变。可变是中央精神就有变化,中央精神变在什么地方?第二,熟,要熟悉考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重点内容,熟悉题型的答题技巧。第三点就是要练,作大量的模拟题,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强化弱项。切忌大量模拟,做完即扔,要将模拟和复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检查复习效果,增加临场经验。
考研政治题型包括,单项选择15题,不定向选择题15题,辨析题有3题,分析题有5个题,最后两个题是任选一个,就是说你必须做四个题。
首先看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很容易做的,考察的是最基本的知识。不定向选择题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题目比较难,其他的题目不是很难。做到不定向选择题的时候,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暂时不会做的话,可以先放下做后面的题。
对于做不定向选择题要运用一些技巧,有的是考记忆,还有是考你的理解,选择题多数和世界的热点无关,有个别的题目也有关。这个题目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是一定要理解的,还有一个是毛概和邓论,要记忆的。哲学选择题很灵活,一定要理解,所以一定要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做题。那么做题怎样做呢?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正选法,题目问什么就选什么,还有一个是排谬法,比如我们选择题有15个题,一般情况下最多有三个是全对的。另外是比较法,有一个规律,凡是正面命题,问的是你正确观点,如果答案里出现了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你就把它排除掉,如果是正确观点,你还要看是否符合题意。有时是答非所问,考生要注意。
选择题平均每两分钟做一个题,就是说在一个小时左右把选择题30题做完。后面有55分的高分,看起来容易,实际上难。就是说同学们考试中得不到高分,很大因素就是后面的主观题包括辨析题和分析题得分比较低。
对于分析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段话,一句话的分析题,和过去的论述题相当,这种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提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概念,确定一共有几个问题。大题目要求两条,考生一定要注意:一个是分解回答问题,就是说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问题来回答,他问到你的问题都要回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还要适当地引伸发挥。还有一种题型叫一组材料题,一组材料题有三个以上的材料,你看题的时候先看材料,后看问题,问题一般提三个,你看这三、四个问题后,再看材料,看完材料根据所提的问题回答问题。根据所提的问题回答,你要学会分析。就是说你把这个观点提出来,逻辑推套下去。分析题的解答就是这样两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所以关键是分析题和辨析题要认真思考。那是要花时间的。认真思考之后,答全了之后,不会的再回来做。回来做的时候,很可能不会的也会了。单选题不会做没关系,往下走,千万不要影响情绪。所以我比较主张的是一个小时做完选择题。一共三小时的做题时间,后面的题也用一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来检查。因此,要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四、关于“内部资料”和“内部消息”
在冲剌阶段,有些同学喜欢追逐“内部资料”和“内部消息”,尤其是临考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作为国家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的征集、修改、定稿、印制、分发等环节,都有一整套严格的保密措施,泄题漏题是不可能的。其次,有些“内部资料”是根据教学辅导的需要组织编写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种资料一般都有编发单位或老师姓名;否则就是胡拼乱揍的误人之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