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SAT / AP / 高复新闻
正文
字体:

2008年高考试题--地理(广东卷)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6月19日

内容导读: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2分)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正确项字母)。(3分)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分析原因。(2分)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A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B

A

D

A

D

C

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D

AD

AC

AD

AB

AC

BC

CD

AD

A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31. (满分14分)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运用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和结合区域地理知识,综合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中东地区  美国  日本

(2)ABCE

(3)D

(4)丙地

理由: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

(5)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

32.(满分13分)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标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结合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1)依据: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

(2)BE

(3)ABD

(4)优势:①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利: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②初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严重

(5)意义:①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

33.(满分14分)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区域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雨)

(2)供水、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防咸

(3)空间差异特点:南部高北部低。    B

(4)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