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级自考生:拿下五本证书 再去考研考博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日
内容导读:
一鼓作气拿下仨证
王略的书柜中整齐地码放着两排书,与宿舍其他3位同学不同的是,里面没有一本大部头的“司法考试”书,他在入学前已通过了司法考试。
自考毕业后,王略有了更高目标——考研 。“我虽然比身边的同学优秀一点,但要和更多的研考生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我还有很大差距。”王略说,自己英语(二)考试虽然通过了,但距研考要求的英语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王略决心一边复习考研,一边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2005年,已从学校毕业的他独自一人搬到了昌平,租了一间平房住下来。自考养成的学习习惯一直保持着。他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打开台灯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他独自一人去附近菜市场买点面条回来煮煮,吃完了再学。到了吃晚餐的时间,他把剩下的面汤热热,喝完了继续学至深夜。
“一个人复习艰苦不必说,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孤独。”王略说,他常常一天说不了5句话,要是不出去买菜,就一句闲话也没机会说。诗人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王略常常是“面朝墙壁,狂背英语”。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英语学习,加上高考英语120分的底子,他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他分别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攻克了英语关,王略又瞄上了被部分考生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虽然他听说很多重点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都很难通过这项考试,但他还是决定拼一把。
王略说,自考生涯留给他两个法宝:一个是吃苦精神,一个是学习方法。他买来司法考试大部头书,用学自考的方法,按照章节分出重点,再一层层串起来,把厚书读薄。功夫不负用心人,最终他在2006年9月一举通过了司法考试。
读研究生的自习课上,只见班里同学都在复习司法考试,只有他在看别的书。导师问他原因,他告诉老师自己已通过司法考试,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那一刻我感到很自豪。”王略认真地说。
初试复试皆拔头筹
采访中,王略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父亲出差途经北京,特意到学校看望他。
王略操着河南话应着父亲的叮嘱。接完电话,他说:“这些年父母为我付出太多了,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高考失利,开明的父母并没有逼着王略上普通高校,但他心中一直愧疚,决心考上研究生,给自己一个证明,给父母一个安慰。
2006年1月,王略进了研考考场“趟趟水”,他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没抱太大希望的他虽顺利通过了初试,却未能通过复试。
再次备战,王略已夯实了基础:六级和司法考试都通过了。今年1月研考后,他终以初试第一名的成绩接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复试通知书。
复试时,王略第一个进场,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熊文钊担任测试组组长。熊教授第一句就问:“你学自考后悔吗?”“不后悔,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王略自信地回答。“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块金子?”熊教授追问。“我今天以一个自考生身份走进这里,却还有更多人被挡在场外就是证明。”王略专业复试由此开始,临出门时,熊教授笑着对他说:“你是块金子。”那场复试,王略是唯一超过90分的考生。就这样,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胜出,师从很多考生向往的熊文钊教授学习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上个月,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举行十周年校庆,王略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回到母校,成了学弟学妹们的偶像。班主任李庆钊说:“我一直拿王略的事迹激励班上的学生。”王略却说:“先要踏实做好‘人’字的一撇,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一捺。”他的目标是接着考博或国家公务员,相信他的未来不是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