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原理》考试大纲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日
内容导读:
第三章 判断(一)
考核要求
(一)判断的定义和分类
1、识记:(1)判断。(2)判断的逻辑特征。(3)简单判断。(4)复合判断。
2、理解:普通逻辑不研究具体判断的真假,只研究各种判断的形式以及具有这些
形式的判断之间的真假规律。
(二)性质判断的定义和种类
1、识记:
(1)性质判断。
(2)性质判断的结构。
(3)性质判断的种类及其逻辑形式。
(4)特称量项的含义。
2、理解和应用:把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规范的性质判断整理成标准形式的性质判断。
(三)性质判断主、谓项外延之间的关系
1、识记:根据主、谓项外延之间的关系,确定给定的性质判断的真假。
2、理解和应用:
(1)根据给定的性质判断的真假,确定主、谓项外延之间的关系。
(2)根据给定的性质判断的真假,画出表示主、谓项外延关系的欧拉图。
(3)根据给定的主、谓项外延之间的关系,写出相应的真的性质判断。
(四)对当关系
1、识记:
(1)同素材的A、E、I、O四种判断的对当关系:
(2)判断之间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差等关系。
2、理解:由一个性质判断的真假确定其余三个同素材的性质判断的真假。
3、简单应用: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对当关系来确定给定判断的真假。
(五)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1、识记:A、E、I、O四种判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
2、理解和应用:
(1)根据主项或谓项的周延情况,确定相应的性质判断的质或量。
(2)根据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画出相应判断主项概念和谓项概
念外延关系的欧拉图。
(六)关系判断
1、识记:
(1)关系判断。
(2)关系判断的结构。
(3)对称性关系。
(4)非对称性关系。
(5)反对性关系。
(6)传递性关系。
(7)非传递性关系。
(8)反传递性关系。
2、理解和应用:
(1)确定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判断是否为关系判断。
(2)确定某个具体的关系属于何种关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