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毛概论述题笔记10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3月9日
内容导读:
8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其优越性何在?
答:1947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内蒙古人民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我国少数民族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实行平等自治的一项重要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个实践中总结了经验,最后确定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国家于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着重规定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项根本制度确定下来。1955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
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根据宪法规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它是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政治制度的科学总结和法律体现,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之一。到1990年底,我国已建立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4个自治县(旗);这159个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我国国土64%,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已达45个,实行自治的民族人口已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行这个制度,有助于少数民族在与汉族形成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当家作主。通过选举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各少数民族获得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通过民族区域自治,使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既成为本民族的主人,又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二,实行这个制度,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把党和国家的总的方针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调动本民族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实行这个制度,国家可以通过宏观控制,在政治、经济、财政、文化等方面给少数民族以全面帮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盾,使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强盛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8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有:
第一,从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农业占90%左右,这是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由此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二,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特别是在国内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处在对立的地位,它和私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将决定新民主主义社会将来的发展前途。因此,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要允许其充分发展,又要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
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困难,它们彼此斗争着。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地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最后胜利。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