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高招办老师教你填志愿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5月9日
内容导读:
填志愿准备要充分
□普陀区高招办 刘章杰
填写志愿不是说填就填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准备过程。在准备时,考生需要了解某个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往届报考人数、生源情况、学校政策和学校优惠条件等问题。另外,在牵涉到具体专业时,每个学校的专业名字相同时专业方向也有可能不同,这种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需要仔细研究认真对待的。有一些学校会有所谓的“大类专业”,考入后再分专业,这也需要学生事先了解。
特别建议考生,填写志愿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发展,不要一味报考热门专业。有一些学生整体成绩很高,但数理学习潜力不大,如果硬往计算机、国际金融方面挤,可能会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无谓的“牺牲”。兴趣不能代替发展,学生需要从现状和将来全方位考虑。
考生现在已经可以作填写志愿的准备了,希望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形势,了解政策,这对之后具体填写志愿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热”“冷”专业是相对的
□黄浦区 宋治生
有的考生或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顾考生个人意愿、爱好、客观条件,盲目认为“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这样,有的考生即使考上了好大学,也会因为对该专业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大家都去填报“热门专业”,必然会使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提高而造成一些考生“撞车落马”。
宋老师指出,对专业今后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应该从搜集信息开始。再说,专业的“热”与“冷”是相对的,是会变化的。有的“热门专业”几年后毕业生过剩,造成就业困难。有的“冷门专业”可能是国家发展所急需的,会变成明天的热门专业。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眼光要放远一些,在专业选择上要有前瞻性,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应“热”、“冷”搭配,不要把志愿只限在“热门专业”上。
把握好三组数据
□宝山区 郝丕双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对自己有准确定位。虽然现在不提倡为学生的成绩排名,但学校还是有责任向学生和家长反映学校往年的升学情况以及学生长期的学习状况,以作为参考。此外,家长可以询问学生班主任有关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正确的定位建立在各方面信息充足的条件下,不可盲目自信,也不可妄自菲薄。希望考生和家长都要注意,不能只根据模拟考试的结果定位考生,而应该以长期的、综合的眼光来看待。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根据自己学习成绩的地位,参照《2003-2005年年全市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再根据各个高校的一本二本招生计划数,通过三组数据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后填报志愿。如果这三组数据说明自己可以达到一本的录取分数线,那考生可以填报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冲一下;如果这三组数据说明自己考一本没有太大的把握,那考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二本的第一志愿,这是考生录取几率较大的志愿。
填志愿要保持坡度
□奉贤区 陈继东
填报志愿有坡度,成绩兴趣供考虑。考生最先考虑的就是定位问题,要对自己有充足的了解和把握。兴趣固然重要,但要建立在对成绩的把握上。模拟考仅做参考。某些考生将模拟考看作填报志愿的重要指标,实际上,模拟考只能作为参考指数之一。
因为模拟考是区县组织的,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高考的难度,其次,部分高中是不参加区县模拟考的,所以也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在本区县内的水平。对考生而言,在参加模拟考时,复习还不够全面,而且考生也未必全身心对待,因此考分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真实实力。
注意把握冷热门
□金山区 沈大田
填报志愿涉及很多方面,每个学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做到以下几点:给自己的学习层次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了解自己想填报专业的就业方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选择学校,也要注意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哪些专业是冷门。
兼顾兴趣和成绩
□闵行区 李志安
一般来说,填报志愿时,学生首先要考虑对自己所报考学校、专业的兴趣,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不能一味好高骛远,否则会跌得很惨。对于模拟考试,我认为,参考的价值不是很大,只是又多了一场考试。由于模拟考试的出卷老师不是高考命题的,有些命题人也不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所以李主任提醒大家:不要过多注重模拟考试的成绩,而需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