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自考新闻
正文
字体:

2007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本)试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7月3日

内容导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的根本措施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产于别的诸侯国,来证明驱逐

  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例证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3.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

  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4.《论毅力》中,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

  A.半途而废 B.功亏一篑

  C.事倍功半 D.劳而无功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在论证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时,所用的比喻是(      )

  A.擒贼先擒王 B.浮雕突出于石面

  C.常山蛇阵 D.自己打自己耳光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

  A.类比显现 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

  7.《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诗句的寓意是

  (      )

  A.文与可爱食竹笋 B.文与可胸有成竹

  C.苏东坡爱食竹笋 D.苏东坡胸有成竹

  8.《爱尔克的灯光》中,象征着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

  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

  B.哈里希岛上的爱尔克的灯光

  C."我常常看见的""我的心灵的灯"

  D."傍晚,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

  9.《往事》中说,"海是神秘而有容"。这里的"有容"的寓意是(      )

  A.容貌美丽 B.胸怀宽广

  C.从容自得 D.充实丰富

  10.《背影》中,叙写父亲买桔子之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是(      )

  A.铺垫 B.侧写

  C.对比 D.象征

  11.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

  12.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      )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七言古诗 D.歌行

  1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

  15.辛弃疾《摸鱼儿》词中所写暮春景象的象征意义是(      )

  A.失宠的美人 B.垂暮的英雄

  C.危殆的国势 D.流逝的年华

  16.《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

  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

  (      )

  A.流水对 B.鼎足对

  C.反复 D.顶针

  18.下列作品,通过副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      )

  A.郭沫若的《炉中煤》 B.高尔基的《鹰之歌》

  C.屠格涅夫的《门槛》 D.契诃夫的《苦恼》

  19.《嘱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水生嫂是一个(      )

  A.八路军女战士的典型

  B.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典型

  C.敌占区农村青年妇女的典型

  D.根据地农村革命青年妇女的典型

  20.《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      )

  A.平易素朴 B.清新优美

  C.幽默诙谐 D.铿锵刚劲

热门标签: